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开始有模糊感,故0.2mm是模糊阈值。已知某焦点大小为0.6,则其允许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A. 1B. 2C. 1.3D. 1.5E. 1.4
一个从地面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 (1)/(8)g(TA2-TB2) B. (1)/(4)g(TA2-TB2) C. (1)/(2)g(TA2-TB2) D. (1)/(2)g(TA2-TB2)
[填空题] 产生超声生物效应的物理机制主要有_________机制、__________机制和___________机制。
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 A. 空气的粘性系数B. 空气的流动位置C. 气流的流速
检查光学瓦斯检定器的光路系统时,若干涉条纹不清应调整()。A. 目镜B. 光源C. 微调螺旋D. 主调螺旋
国际放射学界公认:当照片上的半影模糊值<0.2mm时,人眼观察影像毫无模糊感,当半影模糊值>0.2mm时,开始有模糊感,故0.2mm是模糊阈值。某球管在实验时,发现放大倍数为1.15倍时,开始模糊,则该焦点大小可能为A、0.6B、1.3C、1.4D、1.2E、0.95
布雷迪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两只猴子各坐在自己被约束的椅子上,每隔一定时间通一次电,其中一只(A)猴子能自己断电而避免电击,另一只猴子(B)则不能,最终( )。A.A得了溃疡病B.B得了溃疡病C.AB均得了溃疡病D.AB均未得病E.AB均得了高血压
[单选题]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作,至少由( )进行。A. 一人B. 两人C. 三人D. 四人
(本题6分)(3787)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入射到水(折射率为1.33)表面上,若反射光是线偏振光,(1) 此入射光的入射角为多大?(2) 折射角为多大?
1 .张老师要开车从舟山去杭州,如图是他手机导航的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3小时26分”指的是时刻B.“方案三”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7km/hC.若研究轿车通过公交站牌的时间,可以把车看成质点D.三种方案的位移是一样的,方案一路程最短2.质点在Ox轴运动,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内为直线,1~5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 )A.0~3s内,质点的路程为2mB.0~3s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C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1~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D.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3.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速度具有最大值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一定大C.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时,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D.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减小4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A、B两物体运动方向始终相同B.A、B两物体的加速度在前4s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A、B两物体在前4s内不可能相遇D.A、B两物体若在6s时相遇,则时开始时二者相距30m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0~4s内()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6.物体A的质量为1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开始,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F0=1N的作用力,则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取向右为正方向)( )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 B.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 C.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 D.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 )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8.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有一重为G的物块,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水平轻弹簧一端顶住物块,另一端顶住竖直墙面物块刚好沿斜面向上滑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大小是( )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G B.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G C.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G D.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G9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时,细绳的拉力将(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10.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胡克用“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要的概念是牛顿首先建立的C.伽利略利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逻辑推理研究出了落体的运动规律D.笛卡尔发现了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11.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直接演绎得出()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B.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12.在国际单位制(SI)中,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的是( )A.米 B.秒 C.安培 D.牛顿1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3.下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A.1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B.2s时人处于下蹲静止状态C.该同学做了2次下蹲-起立的动作D.下蹲过程中人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二、多选题1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B.拉力F的最小值为mgcosθ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 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15.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A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物体的质量为1kgB.物体的质量为2kgC.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1诸暨市 C-|||-__ ē州市-|||-智能推荐 高图地圆-|||-象山县 ⊙-|||-在加本-|||-距离最短 备选方案二 备选方案三-|||-3小时12分 3小时26分 3小时46分-|||-243公里 ¥158 250公里 ¥185 291公里¥2486.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我国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原地纵跳摸高训练。已知质量m=60kg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2.10m,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90m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m/s2。则( )A.运动员起跳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C.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960ND.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1.05s
热门问题
在受迫振动实验中受迫振动与强迫力的相位差用()方法测量。A.频闪法A.逐差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A与一质量为M的斜面体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o-|||-y-|||-0 B (1)若斜面体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碰撞后竖直弹起,则碰撞后斜面体和小球的运动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2)若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则碰撞后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为多少?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多少?
9/10科学家在做实验时,通常会充分考虑可能...差和误差。对错
[题目]如图所示,两个匀质长方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A,-|||-B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A-|||-F-|||-B-|||-77 7 7
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并各以dI/dt的变化率增长,一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则()A. 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B.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C.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D.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不确定。
中文激光是钱学森命名的。A.A 正确B.B 错误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v0,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z0,平均自由程为¯¯¯¯¯λ0,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平均碰撞频率¯¯¯z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A.¯¯¯v=4¯¯¯¯¯v0,¯¯¯z=4¯¯¯¯¯z0,¯¯¯λ=4¯¯¯¯¯λ0B.¯¯¯v=2¯¯¯¯¯v0,¯¯¯z=2¯¯¯¯¯z0,¯¯¯λ=¯¯¯¯¯λ0C.¯¯¯v=2¯¯¯¯¯v0,¯¯¯z=2¯¯¯¯¯z0,¯¯¯λ=4¯¯¯¯¯λ0D.¯¯¯v=4¯¯¯¯¯v0,¯¯¯z=2¯¯¯¯¯z0,¯¯¯λ=¯¯¯¯¯λ0
如图所示,有三条无限长的直导线a、b、c在同一平面等间距并排摆放,导线中均载有同方向的电流,电流大小如图所示。由于磁相互作用结果,导线a、b、c单位长度上分别受力,则的比值为[ ]Fa、Fb、Fc,Fa、Fb、Fc,Fa、Fb、Fc,
质量为m的物体,在 =(F)_(0)-kt 的外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已知 t=0 时, _(0)=-|||-0, _(0)=0, 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v和位移x.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 )中获取的能量。 、原子核、原子、中子、质子
干涉现象的条纹分布决定于两束相干光的相位差。 A. 正确B. 错误
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是() A. 德国主持的第一个大型中微子实验B. 中国主持的第二个大型中微子实验C. 美国主导的国际合作中微子实验D.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
已知常数e=2.718281828……,测量L=0.0023,N=2.73,则(e-L)/N=( )A. 0.994B. 0.9949C. 0.995D. 1.00
关于截止电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低于极限频率的入射光也有截止电压 B 截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反比 C 不同频率入射光的截止电压相同 D 对 一定频率的入射光,当电压低于截止电 压时,电流为零
同轴电缆由半径分别为a、b的同心圆柱导体薄壁构成,沿轴线方向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一,中间充以磁导率为一的均匀磁介质。已知一,则单位长度同轴电缆的磁能为()一。注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多级火箭的最优质量比随火箭级数的增加( )A. 单调递减B. 先递增后递减
光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射向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时,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附加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称为半波损失。 A. 正确B. 错误
2-9 一质量为2kg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作一维运动,其方程 (t)=(3t-4(t)^2+(t)^3)m-|||-则在 approx 3 秒之间外力对质点所做的功是: ()-|||-(A)27J. (B)54J. (C)81J. (D)19.6J.
核废料具有(),其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 A. 腐蚀性B. 兼容性C. 放射性D. 爆炸性
光电效应实验中,电源用的是汞灯电源,汞灯是复色光 ,把复色光变成单色光用()A.棱镜 B.透镜 C.滤色片 D.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