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89.3—2010中制定的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有几种?简要描述其特点。第一法分为几个步骤,简述每一步骤的操作要点及目的。________①大肠菌群MPN采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出的食品中大肠菌群数量的表示方法。2010颁布的国家标准方法以每g(ml)食品检样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MPN)来表示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即大肠菌群MPN /g(ml)②cfu数/g(ml)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出的食品中大肠菌群数量的表示方法。③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________________①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样品,放入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②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置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③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或1 mol/L HCl调节④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⑤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或吸头。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________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培养24 h±2 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________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1.3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见附录B),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讨论:MPN法是一种采用数学理论推算,用置信区间描述菌落浓度的一种统计学计数法。实验结果MPN值并不表示实际菌落数,实际菌落数落在置信区间内的任何一点。________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GB 4789.3—2010中制定的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有几种?简要描述其特点。第一法分为几个步骤,简述每一步骤的操作要点及目的。
________
①大肠菌群MPN
采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出的食品中大肠菌群数量的表示方法。2010颁布的国家标准方法以每g(ml)食品检样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MPN)来表示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即大肠菌群MPN /g(ml)
②cfu数/g(ml)
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出的食品中大肠菌群数量的表示方法。
③大肠菌群值
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
________
________
①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样品,放入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②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置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③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 mol/L NaOH或1 mol/L HCl调节
④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缓注入9 mL磷酸盐缓冲液
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⑤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 mL无菌吸管或吸头。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 min。
________
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 mL,则用双料LST肉汤)。
36℃±1℃培养24 h±2 h。
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 h±2 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________
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1.3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见附录B),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讨论:MPN法是一种采用数学理论推算,用置信区间描述菌落浓度的一种统计学计数法。实验结果MPN值并不表示实际菌落数,实际菌落数落在置信区间内的任何一点。
________又称稀释培养计数,适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类群。其特点是利用待测微生物的特殊生理功能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通过该生理功能的表现来判断该类群微生物的存在和丰度。
题目解答
答案
测定方法: 第一法: ⑴样品的稀释 ⑵初发酵试验 ⑶复发酵试验 ⑷大肠菌群最可能数( MPN )的报告 最大可能数计数
解析
GB 4789.3—2010中制定了三种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分别是大肠菌群MPN、cfu数/g(ml)和大肠菌群值。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步骤 2:第一法的步骤
第一法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样品的稀释、初发酵试验、复发酵试验和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步骤 3:样品的稀释
根据样品的类型(固体、半固体或液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样品匀液。确保样品匀液的pH值在6.5~7.5之间,并进行适当的稀释。
步骤 4:初发酵试验
选择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每管接种1mL。在36℃±1℃下培养24 h±2 h,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步骤 5:复发酵试验
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取培养物,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 h±2 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步骤 6: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根据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