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值(POV)是指1 千克 油脂中所含氢过氧化物的 毫摩尔数 ,用来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的氧化程度。B. 碘值(IV)是指 100g 油脂吸收碘的 克数 ,碘值越高说明油脂中双键越多,碘值降低说明油脂发生了氧化。C. 酸价(AV)是指中和 1克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 毫克数 ,油脂酸价升高表明油脂品质下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不得超过5。D. 皂化价是指1 克 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 毫克数 ,皂化价高的油脂熔点较低,易消化。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化值(POV)是指1 千克 油脂中所含氢过氧化物的 毫摩尔数 ,用来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的氧化程度。
B. 碘值(IV)是指 100g 油脂吸收碘的 克数 ,碘值越高说明油脂中双键越多,碘值降低说明油脂发生了氧化。
C. 酸价(AV)是指中和 1克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 毫克数 ,油脂酸价升高表明油脂品质下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食用植物油的酸价不得超过5。
D. 皂化价是指1 克 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氢氧化钾 毫克数 ,皂化价高的油脂熔点较低,易消化。
题目解答
答案
A. 过氧化值(POV)是指1 千克 油脂中所含氢过氧化物的 毫摩尔数 ,用来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的氧化程度。
解析
本题考查油脂相关理化指标的概念,包括过氧化值(POV)、碘值(IV)、酸价(AV)和皂化价的定义及意义。解题关键在于:
- 准确记忆各指标的定义,如单位、测定对象;
- 理解指标变化与油脂性质的关系,如碘值与双键含量、酸价与油脂氧化程度等;
- 注意我国食品卫生标准的具体数值,如食用植物油的酸价限值。
选项A
过氧化值(POV)的定义正确:1千克油脂中氢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用于衡量油脂氧化初期的氧化程度。此选项表述无误。
选项B
碘值(IV)的定义错误:
- 单位应为“毫克”而非“克”(100克油脂吸收碘的毫克数);
- 碘值降低可能因双键减少(如氢化或自动氧化破坏双键),但直接关联“油脂发生了氧化”表述不严谨。
选项C
酸价(AV)的定义正确,但我国标准限值错误:
- 食用植物油酸价应不得超过3,而非题目中的“5”。
选项D
皂化价的定义正确,但结论错误:
- 皂化价高说明油脂中不皂化物少,通常含较多长链脂肪酸,熔点可能较高,而非“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