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泡菜制作的2个方面(1)菌种来源:制作泡菜的菌种主要来自蔬菜上的乳酸菌。(2)发酵原理:泡菜制作过程的发酵主要是乳酸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的过程。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考法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1.果酒和果醋制作步骤的比较制果酒制果醋相同过程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后,再去枝梗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液体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不同过程①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发酵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大,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②检测指标:7~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嗅味和品尝、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测定pH等工作①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②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进一步鉴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2.发酵后酒精的检验及对照原则(1)检验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2)对照两种对照方式都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前者是标准对照,后者是自身对照。3.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为避免杂菌污染,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封闭充气口;若用简易的发酵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3)控制好发酵时间与温度、果醋制作时适时充气。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视角► 以物质变化分析或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1.(实验装置图类)(2015·高考某某卷改编)上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解析:选D。A项,发酵过程中因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变化等,酒精的产生速率会越来越慢。B项,集气管收集的气体除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外,还有有氧呼吸产生的CO2。C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繁殖速度较慢,不会呈“J”型增长。D项,发酵液表面出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产生的,说明发酵瓶可能漏气。2.(物质变化图解类) (2016·大兴月考)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解析:选C。过程①是呼吸作用的第一个阶段,有氧无氧均可进行,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A错误;过程①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B错误;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过程①②③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 ℃),过程④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 ℃,D错误。3.(概念流程图解类)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加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要点通析.命题破译 阐释考法 碳译题型》(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将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X围内。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___。(3)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_______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解析:(1)制作果酒应选用酵母菌。将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2)制作果醋应选用醋酸菌;分离纯化菌种需用固体培养基;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3)氧气充足时,如果缺少糖源,醋酸菌会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泡菜制作的2个方面
(1)菌种来源:制作泡菜的菌种主要来自蔬菜上的乳酸菌。
(2)发酵原理:泡菜制作过程的发酵主要是乳酸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的过程。

考法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果酒和果醋制作步骤的比较
制果酒 | 制果醋 | |
相同 过程 | 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后,再去枝梗 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 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液体量不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 | |
不同 过程 | ①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发酵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大,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②检测指标:7~10 d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如,可以嗅味和品尝、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含量,进行酵母菌的镜检,测定pH等工作 | ①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 ℃,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②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进一步鉴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
2.发酵后酒精的检验及对照原则
(1)检验

(2)对照
两种对照方式都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前者是标准对照,后者是自身对照。
3.果酒、果醋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去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为避免杂菌污染,榨汁机要洗净并晾干;发酵装置要洗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封闭充气口;若用简易的发酵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控制好发酵时间与温度、果醋制作时适时充气。

视角► 以物质变化分析或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
1.(实验装置图类)(2015·高考某某卷改编)上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解析:选D。A项,发酵过程中因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变化等,酒精的产生速率会越来越慢。B项,集气管收集的气体除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外,还有有氧呼吸产生的CO2。C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繁殖速度较慢,不会呈“J”型增长。D项,发酵液表面出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产生的,说明发酵瓶可能漏气。
2.(物质变化图解类) (2016·大兴月考)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解析:选C。过程①是呼吸作用的第一个阶段,有氧无氧均可进行,过程②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A错误;过程①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B错误;过程③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④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过程①②③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 ℃),过程④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 ℃,D错误。
3.(概念流程图解类)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加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将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________的空间,经过10~12天后,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样液,如果颜色变为________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2)过程乙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X围内。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如果缺少糖源,乙中的微生物将甲过程的产物变为_____________,再将其变为醋酸。
解析:(1)制作果酒应选用酵母菌。将鲜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2)制作果醋应选用醋酸菌;分离纯化菌种需用固体培养基;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3)氧气充足时,如果缺少糖源,醋酸菌会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其变为醋酸。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1)酵母菌 1/3 灰绿 (2)醋酸菌 固体 30~35 菌落 (3)氧气充足(有氧) 乙醛
考法二 腐乳和泡菜的制作

1.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水、盐、酒、温度、发酵时间等。
①水的控制:含水量约70%,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②盐的控制:盐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浓度过低,豆腐易腐败变质。
③酒的控制:酒精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
④温度的控制:温度15~18 ℃适合毛霉生长。发酵时间易控制在6个月左右。
(2)防止杂菌污染
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2.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
①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②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2)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的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
(3)氧气需求
①泡菜坛要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②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内要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
(4)温度: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最好在26~36 ℃。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
3.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和乳酸的变化情况分析
发酵 菌种 | 发酵初期 | 发酵中期 | 发酵后期 | 数量随时间变化 |
乳酸菌 | 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受到抑制) |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 | 减少(乳酸积累,pH下降,抑制其活动) | |
乳酸 | 少 | 积累增多,pH下降 | 继续增多,pH继续下降 |

视角1►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腐乳的制作
1.(原理判断类)(2015·高考某某卷)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解析:选C。A项,腐乳坯应分层整齐排放并留有一定空隙,以保证氧气供应,利于毛霉生长,毛霉有氧呼吸能释放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堆内温度过高会影响毛霉生长。B项,毛霉是丝状真菌,若腐乳坯表面出现黏性物,可能是被其他杂菌污染。C项,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导致盐水浓度降低,使腐乳难以成形且易腐败变质。D项,料酒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故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2.(概念流程图解类)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请结合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一中,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二具体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既能使豆腐不过早酥烂,又能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过程三中卤汤配制所需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四应如何操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腐乳制作过程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在接种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应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3)在加盐腌制的过程中要将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以防杂菌从瓶口进入。(4)卤汤主要由盐水、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和杀菌的作用。(5)密封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
答案:(1)蛋白酶、脂肪酶 毛霉等微生物 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3)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4)盐水、12%左右的酒和香辛料(如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 (5)密封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再用胶条密封瓶口
视角2►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泡菜的腌制
3.(原理分析类)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解析:选C。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较为活跃,它们进行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的形式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无氧环境。
4.(流程图解类)下图是泡菜的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选用新鲜蔬菜做泡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发酵菌发挥正常作用,泡菜所用盐水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使用。
(3)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经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的目的是提供________环境。
(4)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酒精浓度较高时,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较高浓度的酒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产酸量下降。
(5)在制作腐乳、果醋、泡菜的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蔬菜不新鲜会使杂菌进入,致使硝酸还原菌增多,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大,不利于人体健康。(2)泡菜所用盐水需要消毒灭菌,故应先煮沸杀灭杂菌,后冷却至室温时再使用,这样既有利于消灭杂菌又能保护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生存。(3)泡菜腌制过程中需要厌氧环境,故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以隔绝空气进入。 (4)酒精具有杀菌防腐作用,较高浓度的酒精会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使产酸量下降。(5)制作腐乳的毛霉、制作果醋的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制作泡菜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
答案:(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2)先煮沸杀灭杂菌,后冷却至室温 (3)无氧 (4)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 (5)腐乳和果醋

易错点1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灭菌措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