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食品安全风险类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材料二】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材料三】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有毒有害物质(如苏丹红鸭蛋) 圆-|||-食品过期变质问题 17%-|||-病/死牲畜肉问题 16%-|||-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问题 14%-|||-非食用油(如地沟油/垃圾肉-|||-油)问题 13%-|||-违规使用/滥用添加剂 10%-|||-假冒食材问题 5%-|||-餐饮业违规操作,卫生不达标 4%-|||-问题乳制品 2%-|||-细菌/菌落超标问题110-|||-注水肉□1%(摘编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材料四】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B.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3)请你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提几点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周末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购买牛奶时应该关注包装盒上的哪些信息。.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食品安全风险类型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材料二】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观,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摘编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材料四】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B.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3)请你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提几点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周末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
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购买牛奶时应该关注包装盒上的哪些信息。
.题目解答
答案
- (1)
示例: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
- (2)D
- (3)
根据材料一可提的建议:①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②加大对违法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③尽早防范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食品安全风险。④及早解决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问题。
- (4)
①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过期变质。②关注配料,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违规使用或滥用添加剂。③关注有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假冒食材。④关注产品名称,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媒体曝光的问题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