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甲组:0.19%,0.19%,0.20%,0.21%,0.21%乙组:0.18%,0.20%,0.20%,0.21%,0.22%A. 甲、乙两组相同 B. 甲组比乙组高 C. 乙组比甲组高 D. 无法判别 E. 1087、啤酒过滤工艺中要求的因素有很多,下列( )不属其要求的范围。 F. 过滤前后啤酒的混浊度 G. 菌含量 CO2含量的降低值 酒精度的变化 1088、气相色谱中,氢焰检测器的关键部件是( )。 气体供应 离子室 离子头 点火器 1089、具有相同的( )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和中子数 中子数 Na、Mg、Al、Si、P、S、C1七种元素,其非金属性自左到右( )。 金属性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无法判断〕 1091、元素周期表有( )短周期。 7个 2个 4个 3个 1092、你认为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干燥法)应该属于( )。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微量分析法 B601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时,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与两人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分别应符合。( )。 ≤0.1%和≤0.2% ≤0.2%和≤0.1% 均应≤0.1% 均应≤0.2% l/L的K4Fe(CN)6若有Cu++应呈( )现象。 黄色沉淀产生 白色沉淀生成 红棕色沉淀产生 黑色絮状物 1095、按分析生物,分析化学可分为( )。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1096、后酵酒中( )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啤酒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氧化碳 双乙酰 原麦汁浓度 酒精 1097、玻璃电极的电位是由于其( )所形成的. 氧化反应 敏感膜 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L NaOH滴定0.01mol/L Hc1时,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 )。 PH=4.3-9.7,甲基橙,甲基红 PH=3.3-10.7,甲基橙,中性红、酚酞 PH=5.3-8.7,甲基红,中性红、酚酞 PH=6.3-7.7,溴百里酚兰 PH4.3条件下,分解可溶性淀粉30分钟,产生1克( )为一个维—柯(W-K)糖化力单位。 葡萄糖 糊精 麦芽糖 麦芽三糖 PH)为( )。 9.4-10.6 8.0-10.0 6.8-8.4 4.4-6.2 K2CrO4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该食品中可能有( )。 Mn++ Mg++ Pb++ Cu++ 1102、有关银量法中摩尔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重铬酸钾为指示剂,且浓度约为5×10-3mol/L 滴定时溶液的PH值为6.5-10.5 摩尔法的标准溶液是AgNO3 加防止AgC1沉淀吸附C1-,滴定时要充分振摇 1103、细菌亚种,变种命名时,采用( )命名。 双名法 三名法 单名法 四名法 K2CrO4溶液,叵有pb++其呈( )反应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棕褐色沉淀产生 有黑色絮状物 有黄色沉淀生成 lmol/L的K2CrO4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 ). pb++ Cu++ AS++ Hg++ 1106、用密度瓶法测定样品中的( )和酒精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出样品原麦汁的浓度。 外观浓度 真正浓度 发酵度 实际发酵度 1107、用于鉴别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方法是( )。 丁达尔现象 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溶液粘度 电泳现象 1108、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 )。 540nm 510nm 610nm 440nm 1109、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 脂蛋白 外膜 脂多糖 肽聚糖 1110、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状况如图( )所示。 1111、若在操作和计算无误时,粗细粉差为零或负值时,则可报告为粗细粉差( )。 <1.0% <2.0% <3.0% <4.0% 1112、选粒试验中,先粒器的筛选孔大小由不同的黄铜筛板组成,每层重筛孔的宽度不同,下列( )规格不属于选粒器的筛孔规格。 2.8mm 2.5mm 2.2mm 1.8mm l/L的( )生成白色沉淀会转灰赫色的示有Hg++。 K2CrO4 K2Cr2O7 C、NH4S rO22 B、K++Cr3O++ C、NH++SCN SnC1++ l/L的SnC1++若有Hg++存在应有(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逐渐变灰或黑色 生成褐色沉淀 ,逐渐转黑色 生成黄色沉淀 生成红棕色沉淀 ,逐渐黑色 1115、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对测定溶解氧有影响,应先除去,下面( )是有氧化性的物质。 游离氯 硫酸盐 氯化盐 硝酸盐 1116、某液体食品作大肠菌群检验时,取样总量( )毫升。 33.3 33 3.3 0.33 1117、啤酒大麦的外观检查包括色泽检查,香味检查( )。 水份及选粒试验 破损率和千粒重 麦粒形态及麦皮状态检查 夹杂物及破损率 B/T5009.28-199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量方法其中第一法为( )。 酚横酞比色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C肉汤管置( )水浴箱内培养。 44.5±0.5℃ 42±1℃ 37±1℃ 36±1℃ L HNO2和少许固体铋酸钠,搅动后离心沉降,溶液显深紫红色,示有( )。 Mn- pb- Cu-- Ba+ 1121、啤酒大麦的感官检验项目有外观、夹杂物含量和( )。 水份 选粒试验 破损率 千粒重 1122、用普通发芽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下列( )因素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发芽箱温度 湿度 时间 分析天平 Sn2的探查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配制试液。 钼酸钠 钼酸铵 磷钼酸铵 亚铁氰化钾 1124、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应用灭菌吸管吸1:10稀释液1ml于9ml灭菌水试管中,另换1支1ml灭菌吸管吸吹( )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100 50 30 20 H+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需进一步作( )试验。 ONPG 甘露醇 山梨醇 血清学 1126、取某食品样的清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呈有( )现象。 白色沉淀 黄色沉淀 褐色沉淀 黑色沉淀 1127、下列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 )不能用以测定大麦的发芽率。 过氧化氢法 半粒染色法 伊红美蓝染色法 普通发芽法 H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该培养物可能是( )。 大肠杆菌 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1129、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 )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120小时 淀粉酶活力高的麦芽,其浸出液应有( )的浸出物。 1.0~1.5% 2.0~2.5% 3.0~3.5% 4.0~4.5% 113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酒花的总苦味质时,其萃取液的吸光度应在( )之间,若不在此范围,应选择适当的称样量。 0.1-0.3 0.3-0.5 0.6-0.7 0.9-1.2
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甲组:0.19%,0.19%,0.20%,0.21%,0.21%
乙组:0.18%,0.20%,0.20%,0.21%,0.22%
A. 甲、乙两组相同B. 甲组比乙组高
C. 乙组比甲组高
D. 无法判别
E. 1087、啤酒过滤工艺中要求的因素有很多,下列( )不属其要求的范围。
F. 过滤前后啤酒的混浊度
G. 菌含量
CO2含量的降低值
酒精度的变化
1088、气相色谱中,氢焰检测器的关键部件是( )。
气体供应
离子室
离子头
点火器
1089、具有相同的( )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和中子数
中子数
Na、Mg、Al、Si、P、S、C1七种元素,其非金属性自左到右( )。
金属性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无法判断〕
1091、元素周期表有( )短周期。
7个
2个
4个
3个
1092、你认为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干燥法)应该属于( )。
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微量分析法
B601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时,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与两人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分别应符合。( )。
≤0.1%和≤0.2%
≤0.2%和≤0.1%
均应≤0.1%
均应≤0.2%
l/L的K4Fe(CN)6若有Cu++应呈( )现象。
黄色沉淀产生
白色沉淀生成
红棕色沉淀产生
黑色絮状物
1095、按分析生物,分析化学可分为( )。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1096、后酵酒中( )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啤酒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氧化碳
双乙酰
原麦汁浓度
酒精
1097、玻璃电极的电位是由于其( )所形成的.
氧化反应
敏感膜
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L NaOH滴定0.01mol/L Hc1时,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 )。
PH=4.3-9.7,甲基橙,甲基红
PH=3.3-10.7,甲基橙,中性红、酚酞
PH=5.3-8.7,甲基红,中性红、酚酞
PH=6.3-7.7,溴百里酚兰
PH4.3条件下,分解可溶性淀粉30分钟,产生1克( )为一个维—柯(W-K)糖化力单位。
葡萄糖
糊精
麦芽糖
麦芽三糖
PH)为( )。
9.4-10.6
8.0-10.0
6.8-8.4
4.4-6.2
K2CrO4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该食品中可能有( )。
Mn++
Mg++
Pb++
Cu++
1102、有关银量法中摩尔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重铬酸钾为指示剂,且浓度约为5×10-3mol/L
滴定时溶液的PH值为6.5-10.5
摩尔法的标准溶液是AgNO3
加防止AgC1沉淀吸附C1-,滴定时要充分振摇
1103、细菌亚种,变种命名时,采用( )命名。
双名法
三名法
单名法
四名法
K2CrO4溶液,叵有pb++其呈( )反应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棕褐色沉淀产生
有黑色絮状物
有黄色沉淀生成
lmol/L的K2CrO4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 ).
pb++
Cu++
AS++
Hg++
1106、用密度瓶法测定样品中的( )和酒精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出样品原麦汁的浓度。
外观浓度
真正浓度
发酵度
实际发酵度
1107、用于鉴别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方法是( )。
丁达尔现象
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溶液粘度
电泳现象
1108、二硫腙比色法测pb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 )。
540nm
510nm
610nm
440nm
1109、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
脂蛋白
外膜
脂多糖
肽聚糖
1110、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状况如图( )所示。
1111、若在操作和计算无误时,粗细粉差为零或负值时,则可报告为粗细粉差( )。
<1.0%
<2.0%
<3.0%
<4.0%
1112、选粒试验中,先粒器的筛选孔大小由不同的黄铜筛板组成,每层重筛孔的宽度不同,下列( )规格不属于选粒器的筛孔规格。
2.8mm
2.5mm
2.2mm
1.8mm
l/L的( )生成白色沉淀会转灰赫色的示有Hg++。
K2CrO4
K2Cr2O7 C、NH4S
rO22 B、K++Cr3O++ C、NH++SCN
SnC1++
l/L的SnC1++若有Hg++存在应有(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逐渐变灰或黑色
生成褐色沉淀 ,逐渐转黑色
生成黄色沉淀
生成红棕色沉淀 ,逐渐黑色
1115、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对测定溶解氧有影响,应先除去,下面( )是有氧化性的物质。
游离氯
硫酸盐
氯化盐
硝酸盐
1116、某液体食品作大肠菌群检验时,取样总量( )毫升。
33.3
33
3.3
0.33
1117、啤酒大麦的外观检查包括色泽检查,香味检查( )。
水份及选粒试验
破损率和千粒重
麦粒形态及麦皮状态检查
夹杂物及破损率
B/T5009.28-1996食品中糖精钠的测量方法其中第一法为( )。
酚横酞比色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C肉汤管置( )水浴箱内培养。
44.5±0.5℃
42±1℃
37±1℃
36±1℃
L HNO2和少许固体铋酸钠,搅动后离心沉降,溶液显深紫红色,示有( )。
Mn-
pb-
Cu--
Ba+
1121、啤酒大麦的感官检验项目有外观、夹杂物含量和( )。
水份
选粒试验
破损率
千粒重
1122、用普通发芽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下列( )因素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发芽箱温度
湿度
时间
分析天平
Sn2的探查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配制试液。
钼酸钠
钼酸铵
磷钼酸铵
亚铁氰化钾
1124、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应用灭菌吸管吸1:10稀释液1ml于9ml灭菌水试管中,另换1支1ml灭菌吸管吸吹( )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100
50
30
20
H+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需进一步作( )试验。
ONPG
甘露醇
山梨醇
血清学
1126、取某食品样的清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呈有( )现象。
白色沉淀
黄色沉淀
褐色沉淀
黑色沉淀
1127、下列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 )不能用以测定大麦的发芽率。
过氧化氢法
半粒染色法
伊红美蓝染色法
普通发芽法
HS,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该培养物可能是( )。
大肠杆菌
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1129、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 )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24小时
48小时
72小时
120小时
淀粉酶活力高的麦芽,其浸出液应有( )的浸出物。
1.0~1.5%
2.0~2.5%
3.0~3.5%
4.0~4.5%
113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酒花的总苦味质时,其萃取液的吸光度应在( )之间,若不在此范围,应选择适当的称样量。
0.1-0.3
0.3-0.5
0.6-0.7
0.9-1.2
题目解答
答案
A 、甲、乙两组相同 B 、甲组比乙组高 C 、乙组比甲组高 D 、无法判别 1087 、啤酒过滤工艺中要求的因素有很多,下列( )不属其要求的范围。 A 、过滤前后啤酒的混浊度 B 、菌含量 C 、 CO 2 含量的降低值 D 、酒精度的变化 1088 、气相色谱中,氢焰检测器的关键部件是( )。 A 、气体供应 B 、离子室 C 、离子头 D 、点火器 1089 、具有相同的( )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质子和中子数 D 、中子数 1090 、 Na 、 Mg 、 Al 、 Si 、 P 、 S 、 C1 七种元素,其非金属性自左到右( )。 A 、金属性逐渐减弱 B 、逐渐减弱 C 、逐渐增强 D 、无法判断〕 1091 、元素周期表有( )短周期。 A 、 7 个 B 、 2 个 C 、 4 个 D 、 3 个 1092 、你认为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干燥法)应该属于( )。 A 、化学分析法 B 、仪器分析法 C 、滴定分析法 D 、微量分析法 1093 、 GB601 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时,每人四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与两人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分别应符合。( )。 A 、≤ 0.1 %和≤ 0.2 % B 、≤ 0.2 %和≤ 0.1 % C 、均应≤ 0.1 % D 、均应≤ 0.2 % 1094 、在某食品消化液中加入 0.25mol/L 的 K 4 Fe ( CN ) 6 若有 Cu ++ 应呈( )现象。 A 、黄色沉淀产生 B 、白色沉淀生成 C 、红棕色沉淀产生 D 、黑色絮状物 1095 、按分析生物,分析化学可分为( )。 A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B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C 、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 D 、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1096 、后酵酒中( )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啤酒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A 、二氧化碳 B 、双乙酰 C 、原麦汁浓度 D 、酒精 1097 、玻璃电极的电位是由于其( )所形成的 . A 、氧化反应 B 、敏感膜 C 、还原反应 D 、离子反应 1098 、 0.01mol/L NaOH 滴定 0.01mol/L Hc1 时,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和可选用的指示剂为( )。 A 、 PH = 4.3-9.7 ,甲基橙,甲基红 B 、 PH = 3.3-10.7 ,甲基橙,中性红、酚酞 C 、 PH = 5.3-8.7 ,甲基红,中性红、酚酞 D 、 PH = 6.3-7.7 ,溴百里酚兰 1099 、 100 克无水麦芽在 2 0 ℃ PH4.3 条件下,分解可溶性淀粉 30 分钟,产生 1 克( )为一个维 — 柯( W-K )糖化力单位。 A 、葡萄糖 B 、糊精 C 、麦芽糖 D 、麦芽三糖 1100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PH )为( )。 A 、 9.4-10.6 B 、 8.0-10.0 C 、 6.8-8.4 D 、 4.4-6.2 1101 、在某食品消化液中加入 K 2 CrO 4 溶液后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该食品中可能有( )。 A 、 Mn ++ B 、 Mg ++ C 、 Pb ++ D 、 Cu ++ 1102 、有关银量法中摩尔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铬酸钾为指示剂,且浓度约为 5 × 10 -3 mol/L B 、滴定时溶液的 PH 值为 6.5-10.5 C 、摩尔法的标准溶液是 AgNO 3 D 、加防止 AgC1 沉淀吸附 C1 - ,滴定时要充分振摇 1103 、细菌亚种,变种命名时,采用( )命名。 A 、双名法 B 、三名法 C 、单名法 D 、四名法 1104 、在某食品消化液中加入 K 2 CrO 4 溶液,叵有 pb ++ 其呈( )反应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有棕褐色沉淀产生 C 、有黑色絮状物 D 、有黄色沉淀生成 1105 、某食品消化液取一滴于离心试管中,加入 1 滴 lmol/L 的 K 2 CrO 4 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证明该食品中可能含有( ) . A 、 pb + + B 、 Cu ++ C 、 AS ++ D 、 Hg ++ 1106 、用密度瓶法测定样品中的( )和酒精度,按经验公式计算出样品原麦汁的浓度。 A 、外观浓度 B 、真正浓度 C 、发酵度 D 、实际发酵度 1107 、用于鉴别胶体溶液和高分子溶液的方法是( )。 A 、丁达尔现象 B 、通直流电后,离子定向移动 C 、溶液粘度 D 、电泳现象 1108 、二硫腙比色法测 pb 含量,选择测定波长为( )。 A 、 540nm B 、 510nm C 、 610nm D 、 440nm 1109 、革兰阴性菌其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是( )。 A 、脂蛋白 B 、外膜 C 、脂多糖 D 、肽聚糖 1110 、钠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状况如图( )所示。 A 、 B 、 C 、 D 、 1111 、若在操作和计算无误时,粗细粉差为零或负值时,则可报告为粗细粉差( )。 A 、< 1.0% B 、< 2.0% C 、< 3.0% D 、< 4.0% 1112 、选粒试验中,先粒器的筛选孔大小由不同的黄铜筛板组成,每层重筛孔的宽度不同,下列( )规格不属于选粒器的筛孔规格。 A 、 2.8mm B 、 2.5mm C 、 2.2mm D 、 1.8mm 1113 、在某食品的消化液中,加入 0.25mol/L 的( )生成白色沉淀会转灰赫色的示有 Hg ++ 。 A 、 K 2 CrO 4 B 、 K 2 Cr 2 O 7 D 、 SnC1 2 1114 、在某食品的消化液中加入 1-2 滴 0.5mol/L 的 SnC1 2 若有 Hg ++ 存在应有( )现象。 A 、生成白色沉淀 ,逐渐变灰或黑色 B 、生成褐色沉淀 ,逐渐转黑色 C 、生成黄色沉淀 D 、生成红棕色沉淀 ,逐渐黑色 1115 、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对测定溶解氧有影响,应先除去,下面( )是有氧化性的物质。 A 、游离氯 B 、硫酸盐 C 、氯化盐 D 、硝酸盐 1116 、某液体食品作大肠菌群检验时,取样总量( )毫升。 A 、 33.3 B 、 33 C 、 3.3 D 、 0.33 1117 、啤酒大麦的外观检查包括色泽检查,香味检查( )。 A 、水份及选粒试验 B 、破损率和千粒重 C 、麦粒形态及麦皮状态检查 D 、夹杂物及破损率 1118 、 GB/T5009.28-1996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量方法其中第一法为( )。 A 、酚横酞比色法 B 、薄层色谱法 C 、高效液相色谱法 D 、离子选择电极法 1119 、检测粪大肠菌时,用接种环将所有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物转种 EC 肉汤管置( )水浴箱内培养。 A 、 44. 5 ± 0.5 ℃ B 、 4 2 ± 1 ℃ C 、 3 7 ± 1 ℃ D 、 3 6 ± 1 ℃ 1120 、取某食品消化稀释液于离心试管中,加入 2mol/L HNO 3 和少许固体铋酸钠,搅动后离心沉降,溶液显深紫红色,示有( )。 A 、 Mn ++ B 、 pb ++ C 、 Cu ++ D 、 Ba ++ 1121 、啤酒大麦的感官检验项目有外观、夹杂物含量和( )。 A 、水份 B 、选粒试验 C 、破损率 D 、千粒重 1122 、用普通发芽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下列( )因素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A 、发芽箱温度 B 、湿度 C 、时间 D 、分析天平 1123 、做某食品样的 Sn ++ 的探查试验,应选用下面的( )配制试液。 A 、钼酸钠 B 、钼酸铵 C 、磷钼酸铵 D 、亚铁氰化钾 1124 、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应用灭菌吸管吸 1 : 10 稀释液 1ml 于 9ml 灭菌水试管中,另换 1 支 1ml 灭菌吸管吸吹( )次,此液为 1 : 100 稀释液。 A 、 100 B 、 50 C 、 30 D 、 20 1125 、某食品检出一培养物,其生化试验结果为: H 2 S - ,靛基质 - ,尿素, KCN -- ,赖氨酸 + ,需进一步作( )试验。 A 、 ONPG B 、甘露醇 C 、山梨醇 D 、血清学 1126 、取某食品样的清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氯离子呈有( )现象。 A 、白色沉淀 B 、黄色沉淀 C 、褐色沉淀 D 、黑色沉淀 1127 、下列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 )不能用以测定大麦的发芽率。 A 、过氧化氢法 B 、半粒染色法 C 、伊红美蓝染色法 D 、普通发芽法 1128 、某培养物生化试验结果为 H 2 S + ,靛基质,尿素, KCN - ,赖氨酸 - 该培养物可能是( )。 A 、大肠杆菌 B 、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 C 、鼠伤寒沙门氏菌 D 、志贺氏菌 1129 、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 )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A 、 24 小时 B 、 48 小时 C 、 72 小时 D 、 120 小时 1130 、麦芽的酶活力差别很大,用作糖化剂测浸出物含量的麦芽,必须选择糖化力和 a - 淀粉酶活力高的麦芽,其浸出液应有( )的浸出物。 A 、 1.0 ~ 1.5 % B 、 2.0 ~ 2.5 % C 、 3.0 ~ 3.5 % D 、 4.0 ~ 4.5 % 113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酒花的总苦味质时,其萃取液的吸光度应在( )之间,若不在此范围,应选择适当的称样量。 A 、 0.1-0.3 B 、 0.3-0.5 C 、 0.6-0.7 D 、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