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件产品中有6件是一等品,2件二等品,2件三等品,现从中随机的取出一件,结果不是三等品,则取到的是一等品概率是__________。
10件产品中有6件是一等品,2件二等品,2件三等品,现从中随机的取出一件,结果不是三等品,则取到的是一等品概率是__________。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一步一步分析这个概率问题。
题目回顾:
-
一共有 10 件产品:
- 一等品:6 件
- 二等品:2 件
- 三等品:2 件
-
随机取出一件产品。
-
已知取出的产品不是三等品。
-
问:在这一条件下,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第一步:理解题意
这是一个条件概率的问题。
我们要求的是:
> 在“取出的产品不是三等品”的条件下,它是“一等品”的概率。
用概率符号表示就是:
$P(\text{一等品} \mid \text{不是三等品})$
第二步:确定条件下的样本空间
已知取出的产品不是三等品,也就是说,排除了那 2 件三等品。
所以,符合条件的产品总数是:
$10 - 2 = 8 \text{ 件}$
这 8 件包括:
- 一等品:6 件
- 二等品:2 件
所以,在“不是三等品”的前提下,我们只能从这 8 件中取出一件。
第三步:计算条件概率
在已知结果属于这 8 件(非三等品)的前提下,取到一等品的概率就是:
$P = \frac{\text{非三等品中的一等品数量}}{\text{非三等品的总数}} = \frac{6}{8} = \frac{3}{4}$
第四步:结论
所以,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概率是:
$\boxed{\frac{3}{4}}$
答案:
$\boxed{\frac{3}{4}}$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条件概率的理解与应用,需要学生掌握在已知事件发生的条件下,计算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条件概率的定义:在已知“取出的不是三等品”的条件下,求取到一等品的概率。
- 调整样本空间:排除三等品后,剩余产品总数变为8件(6件一等品 + 2件二等品)。
- 计算比例:直接用一等品数量除以调整后的样本空间总数。
破题关键点:
- 正确理解条件:题目中的“结果不是三等品”缩小了样本空间,需重新计算概率。
- 避免混淆事件关系:注意区分“先取后条件”与“直接取”的差异。
步骤1:确定原始样本空间
总共有10件产品,其中:
- 一等品:6件
- 二等品:2件
- 三等品:2件
步骤2:根据条件调整样本空间
已知取出的不是三等品,因此排除2件三等品,剩余产品总数为:
$10 - 2 = 8 \text{(件)}$
剩余产品中包含:
- 一等品:6件
- 二等品:2件
步骤3:计算条件概率
在剩余的8件产品中,取到一等品的概率为:
$P(\text{一等品} \mid \text{不是三等品}) = \frac{\text{一等品数量}}{\text{非三等品总数}} = \frac{6}{8} = \frac{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