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1)(08内蒙古包头)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08内蒙古通辽)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王红同学的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时,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1)(图2)(图3)3)(08广安)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A.-4℃B.-6℃.C.6℃D.16℃.4)观察图3所示的各种情景,其中正确使用了温度计的是( )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A.36.6℃B.39.6℃C.3℃D.76.2℃6)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___含量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不良现象.城市夏季的气温比乡下气温高,这种现象叫做热岛效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城市以沥青和沙石为主,它们的____比较小.考点二汽化和液化1)(08湖南衡阳)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4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图4)(图5)2)(08四川成都)如图5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3)(08广东茂名)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4)(2004,河南)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5)用高压锅做饭比用普通锅做饭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8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7)(08湖北罗田一中水)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8)(08广西柳州北海)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图6)考点三熔化和凝固1)发生下列现象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 D.(3)(4)2)(08江苏连云港)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7)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3)(08内蒙古包头)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8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图8)(图9)4)(08广安)图9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5)(08北京密云)如图10乙所示,是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0甲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该液态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用的时间是min,8S末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分)(图10)(图11)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08江苏南京)如图11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2)(08江苏盐城)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升华C.凝固D.液化3)(2008·黄冈)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4)(08四川自贡)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出现放热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白气”D、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考点五水循环和节约用水1) (2004,广东)如图12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________,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2)
专题二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
1)(08内蒙古包头)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08内蒙古通辽)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王红同学的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时,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图1)
(图2)
(图3)
3)(08广安)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图2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B.-6℃.C.6℃D.16℃.
4)观察图3所示的各种情景,其中正确使用了温度计的是( )
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6℃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6℃,则测出来的体温是( )
A.36.6℃B.39.6℃C.3℃D.76.2℃
6)温室效应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___含量过高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不良现象.城市夏季的气温比乡下气温高,这种现象叫做热岛效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城市以沥青和沙石为主,它们的____比较小.
考点二汽化和液化
1)(08湖南衡阳)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4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
(图4)
(图5)
2)(08四川成都)如图5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白气”的构成是()
A.水蒸气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3)(08广东茂名)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
4)(2004,河南)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5)用高压锅做饭比用普通锅做饭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8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7)(08湖北罗田一中水)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锅与碗底不接触,当锅内水沸腾后,碗中汤将( )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
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
8)(08广西柳州北海)如图6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当地气压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图6)
考点三熔化和凝固
1)发生下列现象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B.(2)(4)C.(1)(3) D.(3)(4)
2)(08江苏连云港)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7)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08内蒙古包头)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8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图8)
(图9)
4)(08广安)图9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5)(08北京密云)如图10乙所示,是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0甲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该液态物质从开始凝固到完全凝固所用的时间是min,8S末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分)
(图10)
(图11)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1)(08江苏南京)如图11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2)(08江苏盐城)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凝固D.液化
3)(2008·黄冈)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4)(08四川自贡)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出现放热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白气”D、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了
考点五水循环和节约用水
1) (2004,广东)如图12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________,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
题目解答
答案
① ②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