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978 10解:架空线的波阻抗Z292.9()1112C11.4 10电缆线的波阻抗16L 0.751074.3()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 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 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 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 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 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 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 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 系数a =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 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L
0.978 10
解:架空线的波阻抗
Z
292.9()
1
1
12
C
11.4 10
电缆线的波阻抗
1
6
L 0.75
10
74.3()

1-2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 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汤逊理论认为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的主要原因,二次电 子来源于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逸出电子是维持 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所逸出的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 自持放电的判据。流注理论认为形成流注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发 展到足够的程度后,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足以使原电场明显畸, 流注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主要来源是空间的光电离。
汤逊理论的适用范围是短间隙、低气压气隙的放电;流注理论 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电场气隙放电。
1-3在一极间距离为1cm的均匀电场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 系数a =11cm-1。今有一初始电子从阴极表面出发,求到达阳极 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
题目解答
答案
解: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na e e 59874
答:到达阳极的电子崩中的电子数目为 59874个。
5、
解: 对半径为 1cm 的导线
对半径为 1mm 的导线
答: 半径 1cm 导线起晕场强为 39kV/cm ,半径 1mm 导线起晕场强 为
58.5kV/cm
1、
答: 户外绝缘子在污秽状态下发生的沿面闪络称为绝缘子的污闪。 绝缘子的污闪是一个受到电、热、化学、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复杂过程,通常可分为积污、受潮、干区形成、局部电弧的出 现和 发展等四个阶段。防止绝缘子发生污闪的措施主要有:( 1)调整爬 距(增大泄露距离)( 2)定期或不定期清扫;( 3)涂料;( 4)半 导体釉绝缘子;( 5)新型合成绝缘子。
1、
( 1)大气的湿度增大时,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增高,而绝缘子表 面的闪络电压下降; (2)压缩气体的电气强度远较常压下的气体高; (3)沿面闪络电压显着地低于纯气隙的击穿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