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例:在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两臂中,分别插入 =10.0cm-|||-长的玻璃管,其中一个抽成真空,另一个则储有压强-|||-为 https:/img.zuoyebang.cc/zyb_464a0bbe8db60de2fbfab9cf923bc2eb.jpg.013times (10)^5Pa 的空气,用以测量空气的折射率n.设-|||-所用光波波长为546n m,实验时,向真空玻璃管中逐-|||-渐充入空气,直至压强达到 https:/img.zuoyebang.cc/zyb_464a0bbe8db60de2fbfab9cf923bc2eb.jpg.013times (10)^5Pa 为止.在-|||-此过程中,观察到107.2条干涉条纹的移动,试求空-|||-气的折射率n.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光程差与干涉条纹移动的关系,以及折射率的计算。
解题核心思路:
- 光程差变化与条纹移动的关系:光程差变化一个波长,对应一条条纹移动。
- 光程差的计算:需考虑光在干涉仪两臂中的往返路程,总光程差为 $2(n-1)L$($L$ 为管长,$n$ 为空气折射率)。
- 建立方程:光程差变化量等于条纹移动数乘以波长,即 $2(n-1)L = N\lambda$,代入数据求解 $n$。
破题关键点:
- 往返路程的倍数关系:光在干涉仪中需往返传播,因此光程差需乘以 2。
- 初始与最终状态对比:初始状态一臂为真空(折射率 1),另一臂为空气(折射率 $n$);最终两臂均为空气,光程差归零。
步骤 1:确定光程差变化量
初始状态下,两臂光程差为 $2(n-1)L$(因光在空气中的光程比真空多 $2(n-1)L$)。当两臂均充入空气后,光程差变为 0,因此光程差变化量为:
$\Delta = 2(n-1)L$
步骤 2:关联光程差变化与条纹移动
根据干涉条纹移动规律,光程差变化 $\Delta = N\lambda$($N$ 为条纹移动数,$\lambda$ 为波长)。联立得:
$2(n-1)L = N\lambda$
步骤 3:代入数据求解 $n$
已知 $N = 107.2$,$\lambda = 546 \, \text{nm} = 546 \times 10^{-9} \, \text{m}$,$L = 10.0 \, \text{cm} = 0.1 \, \text{m}$,代入公式:
$n = 1 + \frac{N\lambda}{2L} = 1 + \frac{107.2 \times 546 \times 10^{-9}}{2 \times 0.1}$
步骤 4:计算结果
分子计算:
$107.2 \times 546 = 58531.2 \quad \Rightarrow \quad 58531.2 \times 10^{-9} = 5.85312 \times 10^{-5}$
分母计算:
$2 \times 0.1 = 0.2$
最终:
$n = 1 + \frac{5.85312 \times 10^{-5}}{0.2} = 1 + 0.000292656 \approx 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