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4.4 Li 原子的基态项 2S。当把 Li 原子激发到 3P 态后,问当 3P 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产生哪些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
4.4 Li 原子的基态项 2S。当把 Li 原子激发到 3P 态后,问当 3P 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产生哪些谱线(不考虑精细结构)?
题目解答
答案
答:由于原子实的极化和轨道贯穿的影响,使碱金属原子中 n 相同而 l 不同的能级有很 大差别,即碱金属原子价电子的能量不仅与主量子数 n 有关,而且与角量子数 l 有关,记为 E E (n,l ) 。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都表明 l 越小,能量越低于相应的氢原子的能量。当从 3P 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考虑到选择定则: l 1 ,可能产生四条光谱,分别由 以下能级跃迁产生:3P 3S ;3S 2P;2P 2S ;3P 2S。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原子跃迁的选择定则及能级跃迁路径的判断,需结合碱金属原子能级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题核心思路:
- 选择定则:电偶极跃迁中,角量子数变化满足 $\Delta l = \pm 1$,主量子数 $n$ 可任意变化(但需目标能级存在)。
- 能级分布:碱金属原子中,n 相同而 l 不同时,能级能量不同(如 3S、3P 能级存在),需明确可能的低能级。
- 跃迁路径:从激发态 3P 出发,逐级向低能级跃迁,需验证每一步是否满足选择定则。
破题关键点:
- 明确碱金属原子能级的非简并性(n 相同、l 不同时能量不同)。
- 严格遵循 $\Delta l = \pm 1$ 的规则筛选可能跃迁。
- 注意中间能级(如 3S、2P)的存在性。
跃迁路径分析
-
3P → 3S
- $\Delta l = 1 \to 0$($\Delta l = -1$,满足选择定则)。
- 3S 能级存在,故允许此跃迁。
-
3S → 2P
- $\Delta l = 0 \to 1$($\Delta l = +1$,满足选择定则)。
- 2P 能级存在,故允许此跃迁。
-
2P → 2S
- $\Delta l = 1 \to 0$($\Delta l = -1$,满足选择定则)。
- 2S 是基态,跃迁终止。
-
3P → 2S
- $\Delta l = 1 \to 0$($\Delta l = -1$,满足选择定则)。
- 直接跃迁至基态,允许。
谱线数目
上述 4 条跃迁路径对应 4 条不同的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