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图中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 ⑤ ⑥-|||-甲-|||-lt 9-|||-丙 A.组合①③⑤放大倍数大于组合②③⑤ B.若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调大光圈 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D.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倍
甲图中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组合①③⑤放大倍数大于组合②③⑤ |
| B.若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调大光圈 |
| 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
| D.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倍 |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步骤 1: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得到。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由它们的螺纹数量决定。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因此③④的放大倍数大于①②。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因此,组合①③⑤的放大倍数小于组合②③⑤。
步骤 2:分析视野亮度
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要调小光圈,而不是调大光圈。因为光圈越大,进入显微镜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
步骤 3:分析物像与实物的关系
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立的,因此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步骤 4:分析物像面积的变化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0倍,而不是10倍。因为放大倍数的平方等于面积的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相乘得到。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由它们的螺纹数量决定。①②无螺纹,③④有螺纹,因此③④的放大倍数大于①②。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因此,组合①③⑤的放大倍数小于组合②③⑤。
步骤 2:分析视野亮度
从丙转为乙时,视野变太亮,需要调小光圈,而不是调大光圈。因为光圈越大,进入显微镜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
步骤 3:分析物像与实物的关系
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立的,因此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
步骤 4:分析物像面积的变化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物像的面积增大为乙的100倍,而不是10倍。因为放大倍数的平方等于面积的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