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克莱因与戈德伯格曾用1921-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消费Y和工资收入X1、非工资—非农业收入X2、农业收入X3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OLSE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8.133+1.059times 1+0.452times 2+0.121times 3.-|||-(8.92) (0.17) (0.66) (1.09)-|||-.^2=0.95 .F=107.37(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参数估计量的标准误)。试对上述模型进行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克莱因与戈德伯格曾用1921-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消费Y和工资收入X1、非工资—非农业收入X2、农业收入X3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OLSE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

(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参数估计量的标准误)。
试对上述模型进行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题目解答
答案
:从模型拟合结果可知,样本观测个数为27,消费模型的判定系数
,F统计量为107.37,在0.05置信水平下查分子自由度为3,分母自由度为23的F临界值为3.028,计算的F值远大于临界值,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较高。
依据参数估计量及其标准误,可计算出各回归系数估计量的t统计量值:

除
外,其余的
值都很小。工资收入X1的系数的t检验值虽然显著,但该系数的估计值过大,该值为工资收入对消费边际效应,因为它为1.059,意味着工资收入每增加一美元,消费支出的增长平均将超过一美元,这与经济理论和常识不符。
另外,理论上非工资—非农业收入与农业收入也是消费行为的重要释变量,但两者的t检验都没有通过。这些迹象表明,模型中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同收入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掩盖了各个部分对释消费行为的单独影响。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回归模型的诊断能力,重点在于识别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结合经济理论判断模型的合理性。
解题核心思路:
- 整体显著性检验:通过F检验判断模型整体是否显著。
- 变量显著性检验:通过t检验判断各解释变量是否显著。
- 经济意义检验:结合经济理论分析回归系数是否合理。
- 多重共线性识别:通过变量间关系、t检验与F检验矛盾、系数符号或大小异常等现象综合判断。
破题关键点:
- F显著但部分t不显著:可能表明多重共线性。
- 系数经济意义不合理(如工资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1)。
- 重要变量未通过检验(非工资—非农业收入和农业收入)。
1. 模型整体显著性检验
- F检验:计算得$F=107.37$,远大于临界值$3.028$,说明模型整体显著。
- 拟合优度:$R^2=0.95$,表明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2. 变量显著性检验
- 工资收入$X_1$:$t_1=6.10$,显著,但系数$1.059$>1,与边际消费倾向应小于1的理论矛盾。
- 非工资—非农业收入$X_2$:$t_2=0.69$,不显著。
- 农业收入$X_3$:$t_3=0.11$,不显著。
3. 经济意义检验
- 工资收入系数异常:$X_1$的系数为$1.059$,意味着工资每增加1美元,消费增加超过1美元,违背经济学理论。
- 重要变量未通过检验:$X_2$和$X_3$理论上应显著,但实际不显著,说明模型可能遗漏重要信息或变量间存在干扰。
4. 多重共线性诊断
- 矛盾现象:模型整体显著但部分变量不显著,且系数符号/大小异常。
- 共线性影响:收入各部分高度相关,导致系数估计不稳定,标准误增大(如$X_3$的标准误为$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