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平面玻璃板放在水中,板面与水面夹角为,如图所示。设水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1.333和1.517,已知图中水面的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欲使玻璃板面的反射光也是完全偏振光,角应是多大?
有一平面玻璃板放在水中,板面与水面夹角为 ,如图所示。设水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1.333和1.517,已知图中水面的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欲使玻璃板面的反射光也是完全偏振光,
,如图所示。设水和玻璃的折射率分别为1.333和1.517,已知图中水面的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欲使玻璃板面的反射光也是完全偏振光, 角应是多大?
角应是多大?

题目解答
答案
解:由布儒斯特角公式,得:
 ,
,
其中, ,
, ,
,
又由关系式 (或折射定律
(或折射定律 )及布儒斯特角公式得:
)及布儒斯特角公式得:
                     
其中, 为第一次折射时的折射角。
为第一次折射时的折射角。
最后由几何关系得: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布儒斯特角的应用及几何关系分析。
解题核心思路:  
- 水面反射的布儒斯特角:当水面反射光完全偏振时,入射角满足布儒斯特角公式 $\tan i_1 = \dfrac{n_2}{n_1}$,其中 $n_1=1$(空气),$n_2=1.333$(水)。
- 玻璃面反射的布儒斯特角:玻璃面反射光完全偏振时,入射角需满足 $\tan i_2 = \dfrac{n_3}{n_2}$,其中 $n_3=1.517$(玻璃)。
- 几何关系:通过两次折射角与板面夹角 $\theta$ 的几何关系,建立方程求解 $\theta$。
破题关键:
- 布儒斯特角公式的灵活应用。
-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时,反射角与折射角互余。
- 角度叠加关系:结合两次折射后的角度变化,推导 $\theta$ 的表达式。
步骤1:水面反射的布儒斯特角
水面反射光完全偏振,入射角 $i_1$ 满足:
$\tan i_1 = \dfrac{n_2}{n_1} = \dfrac{1.333}{1} = 1.333 \quad \Rightarrow \quad i_1 = \arctan(1.333) \approx 53.13^\circ.$
步骤2:玻璃面反射的布儒斯特角
玻璃面反射光完全偏振,入射角 $i_2$ 满足:
$\tan i_2 = \dfrac{n_3}{n_2} = \dfrac{1.517}{1.333} \approx 1.138 \quad \Rightarrow \quad i_2 = \arctan(1.138) \approx 48.7^\circ.$
步骤3:第一次折射角的计算
根据布儒斯特角的性质,第一次折射角 $r_1$ 满足:
$\tan r_1 = \dfrac{n_1}{n_2} = \dfrac{1}{1.333} \approx 0.75 \quad \Rightarrow \quad r_1 = \arctan(0.75) \approx 36.87^\circ.$
步骤4:几何关系推导
板面夹角 $\theta$ 与两次入射角的关系为:
$\theta = i_2 - r_1.$
代入数值:
$\theta = \arctan\left(\dfrac{1.517}{1.333}\right) - \arctan\left(\dfrac{1}{1.333}\right) \approx 48.7^\circ - 36.87^\circ = 11.83^\ci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