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多项选择2-1 生产要素包括(① 生产对象 ② 生产资料 ③ 能源 ④ 劳动力)和生产信息。2-2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① 自动化 ② 柔性化 ③ 集成化)智能化和清洁化。2-3 专业化协作和扩散生产的形式有(① 组织专业化零部件生产厂 ② 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 ③ 实行工艺性协作)等。2-4 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② 零件结构特征相似性 ③ 零件材料特征相似性 ④ 零件制造工艺相似性)等几方面。2-5 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划分零件组的优点是(② 可保证同一零件组内的零件的工艺相似性 ④ 可在划分零件组的同时形成机床组)。2-6 成组生产单元按其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布置形式,可分为(① 成组单机 ② 成组单元 ③ 成组流水线 )和成组柔性制造系统等几种类型。2-7 产品、部件、零件标准化的内容包括(① 名称标准化 ② 结构标准化 ④ 零部件标准化)。2-29 切削用量增加,功率消耗加大,切削热的生成加多,切削温度升高。(错)2-30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刃处。(错)2-31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后刀面上的小区域内。(对)2-32 人工热电偶法可用于测量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红外测温法可用于测量刀具及切屑侧面温度场。(错)2-33 控制和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措施。(对)2-34 工件平均温度和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有密切关系。(错)2-35 磨粒磨削点温度是引起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现象的重要因素。(对)2-36 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错)2-37 工件表面层的温度分布和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生成机理、磨削裂纹的产生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等有关。(对)2-38 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对)2-39 在精加工时,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是有利的,应设法利用这一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错)2-40 积屑瘤的形成和摩擦条件有关,而影响摩擦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压力。(错)2-41 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v较高、切削厚度hD较大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对)2-42 当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则易发生后刀面磨损。(对)2-43 当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会出现后刀面磨损。(对)2-44 当切削塑性金属,采用中等切速及中等进给量时,常出现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对)2-45 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错)2-46 磨粒磨损[1]只在低速切削条件下都存在,对低速切削的刀具而言,磨粒磨损往往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错)2-47 粘结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下比较严重。(对)2-48 扩散磨损在高温作用下发生。扩散磨损其实质是一种物理性质磨损。(错)2-49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错)2-50 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ap,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v。( )
多项选择2-1 生产要素包括(① 生产对象 ② 生产资料 ③ 能源 ④ 劳动力)和生产信息。2-2 21世纪机械制造业发展趋向是(① 自动化 ② 柔性化 ③ 集成化)智能化和清洁化。2-3 专业化协作和扩散生产的形式有(① 组织专业化零部件生产厂 ② 组织专业化毛坯生产厂 ③ 实行工艺性协作)等。2-4 机械零件之间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② 零件结构特征相似性 ③ 零件材料特征相似性 ④ 零件制造工艺相似性)等几方面。2-5 采用生产流程分析法划分零件组的优点是(② 可保证同一零件组内的零件的工艺相似性 ④ 可在划分零件组的同时形成机床组)。2-6 成组生产单元按其规模、自动化程度和机床布置形式,可分为(① 成组单机 ② 成组单元 ③ 成组流水线 )和成组柔性制造系统等几种类型。2-7 产品、部件、零件标准化的内容包括(① 名称标准化 ② 结构标准化 ④ 零部件标准化)。2-29 切削用量增加,功率消耗加大,切削热的生成加多,切削温度升高。(错)2-30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刃处。(错)2-31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后刀面上的小区域内。(对)2-32 人工热电偶法可用于测量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红外测温法可用于测量刀具及切屑侧面温度场。(错)2-33 控制和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措施。(对)2-34 工件平均温度和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有密切关系。(错)2-35 磨粒磨削点温度是引起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现象的重要因素。(对)2-36 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错)2-37 工件表面层的温度分布和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生成机理、磨削裂纹的产生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等有关。(对)2-38 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对)2-39 在精加工时,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是有利的,应设法利用这一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错)2-40 积屑瘤的形成和摩擦条件有关,而影响摩擦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压力。(错)2-41 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v较高、切削厚度hD较大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对)2-42 当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则易发生后刀面磨损。(对)2-43 当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会出现后刀面磨损。(对)2-44 当切削塑性金属,采用中等切速及中等进给量时,常出现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对)2-45 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错)2-46 磨粒磨损[1]只在低速切削条件下都存在,对低速切削的刀具而言,磨粒磨损往往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错)2-47 粘结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下比较严重。(对)2-48 扩散磨损在高温作用下发生。扩散磨损其实质是一种物理性质磨损。(错)2-49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错)2-50 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ap,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v。( )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