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功、轴功、技术功、流动功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流动功的大小与过程特性有无关系?答:膨胀功是系统由于体积变化对外所作的功;轴功是指工质流经热力设备(开口系统)时,热力设备与外界交换的机械功,由于这个机械功通常是通过转动的轴输入、输出,所以工程上习惯成为轴功;而技术功不仅包括轴功,还包括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机械能(宏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流动功又称为推进功,1kg工质的流动功等于其压力和比容的乘积,它是工质在流动中向前方传递的功,只有在工质的流动过程中才出现。对于有工质组成的简单可压缩系统,工质在稳定流动过程中所作的膨胀功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消耗于维持工质进出开口系统时的流动功的代数和,一部分用于增加工质的宏观动能和势能,最后一部分是作为热力设备的轴功。对于稳定流动,工质的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差值的代数和。如果工质进、出热力设备的宏观动能和势能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则技术功等于轴功。
膨胀功、轴功、技术功、流动功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流动功的大小与过程特性有无关系?
答:膨胀功是系统由于体积变化对外所作的功;轴功是指工质流经热力设备(开口系统)时,热力设备与外界交换的机械功,由于这个机械功通常是通过转动的轴输入、输出,所以工程上习惯成为轴功;而技术功不仅包括轴功,还包括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机械能(宏观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流动功又称为推进功,1kg工质的流动功等于其压力和比容的乘积,它是工质在流动中向前方传递的功,只有在工质的流动过程中才出现。对于有工质组成的简单可压缩系统,工质在稳定流动过程中所作的膨胀功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消耗于维持工质进出开口系统时的流动功的代数和,一部分用于增加工质的宏观动能和势能,最后一部分是作为热力设备的轴功。对于稳定流动,工质的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差值的代数和。如果工质进、出热力设备的宏观动能和势能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则技术功等于轴功。
题目解答
答案
解:MPa、
℃的蒸汽处于过热状态,k=1.30由临界压力比可得:
所以
查图表并插值得到:
理想绝热过程熵不变,所以有:
查表可得:
所以出口速度为:
5-10 测得大气的相对湿度、
℃,已知大气压力为0.1MPa,试求大气的含湿量d 。
解: 查表得到:
时,
所以:
5-11 进入烘干装置的空气温度为10℃,相对湿度,在加热器里被加热到50℃,从干燥室排出时的温度为30℃。求每蒸发1kg水分所需的空气流量及所消耗的热量。
解:由查表得到:
加热过程比湿度不变,沿定d线到,
在干燥器中经历的是绝热加湿过程,其焓值近似不变,沿定h线到,
所以干空气的流量为
湿空气的流量为
所消耗的热量为:
5-12 为了保证精密仪表的精度及电绝缘的质量,要求保管及使用场所的大气不能太潮湿。如果大气温度为35℃,相对湿度,则需进行去湿处理,现将其冷却到10℃,问每千克干空气的湿空气将有多少水分被分离出来? 当这种含湿量已降低的湿空气再次被加热到25℃时,相对湿度为多少?加热量为多少?
解:由查表得到:
沿定d线到在沿定
到得到
析出水量为:
沿定d线到得到
加热量为:
5-13 已知房间墙壁的温度为16℃。如果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1℃,试问为防止在墙壁上发生凝结现象,空气允许的最大相对湿度为多少?
解:查表知对应的饱和压力为
对应的饱和压力为
所以
5-14 一刚性容器,装有0.7kg的干空气,开始的压力和温度分别为105Pa和22℃,然后向容器内引入水蒸气,直至成为22℃的饱和湿空气。求:⑴ 加入了多少水蒸气? ⑵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多少?
解:由查表得到:
加入的水蒸气的量为:
由及
得到:
5-15已知湿空气的温度t = 18℃ 、露点℃,试求其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及含湿量。如将上述湿空气加热到40℃,其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各为多少?已知大气压力为0.1MPa。
解:查表知
对应的饱和压力为
对应的饱和压力为
所以相对湿度为:
加热到40oC,绝对湿度不变,查表得到:
5-16一个空心钢球,内径为m,壁厚
mm,内盛
MPa、250℃的过热水蒸气。这个盛水蒸气的钢球系统最终被冷却到环境温度30℃。求该系统及环境在此冷却过程中的总熵变。已知钢的比热容
kJ/(kg﹒K)、密度
kg/m3。
解: 由查表得到:
,
所以:
当冷却到30C时,比容仍为,此时为湿蒸汽:
查表得:
总传热量为
环境的熵变为:
蒸汽熵变为:
金属球的熵变为
总熵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