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齿轮泵[1]在与齿轮啮合处相贴合的固定件面上有一对凹槽,其作用是_。 A. 防止汽蚀B. 存油防干磨C. 平衡轴向液压力D. 防止困油
齿轮泵[1]在与齿轮啮合处相贴合的固定件面上有一对凹槽,其作用是_。
- A. 防止汽蚀
- B. 存油防干磨
- C. 平衡轴向液压力
- D. 防止困油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特别是对“困油现象”的理解。
解题核心思路:齿轮泵在运行时,由于齿轮啮合过程中齿腔容积的变化,容易导致液体被封闭在齿腔内,形成困油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压力突变、振动和噪音。题目中的凹槽设计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破题关键点:
- 明确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理解困油现象的成因。
- 结合选项分析,排除其他干扰项(如汽蚀、润滑、轴向力等),锁定与困油直接相关的措施。
齿轮泵通过齿轮啮合时齿腔容积的变化输送液体。当齿轮脱离啮合时,齿腔容积增大,可能导致液体被暂时封闭在齿腔内,形成高压区。此时若液体无法及时排出,会引发压力突变,产生噪音和振动,这就是困油现象。
凹槽的作用:
- 在齿轮啮合处的固定件(泵体或盖板)上加工凹槽,当齿轮旋转至啮合位置时,凹槽与齿轮顶部接触,为被困液体提供泄压通道。
- 通过引导液体流回低压区,有效缓解压力突变,消除困油现象。
选项分析:
- A. 防止汽蚀:汽蚀是泵进口压力过低导致液体汽化的问题,与凹槽无关。
- B. 存油防干磨:齿轮泵通常依靠输送液体自身润滑,无需额外存油。
- C. 平衡轴向液压力:轴向力平衡通常通过止推轴承或平衡孔实现。
- D. 防止困油:直接针对齿轮啮合过程中液体被困的问题,符合凹槽的设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