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答:(1)正态分布:原始值不需转换;属于对称分布类型;用µ表示集中趋势的指标;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中位数)。(2)标准正态分布:作u转换;属于对称分布类型;集中趋势µ=0;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3)对数正态分布:作对数转换;属于正偏太分布;集中趋势用G(几何均数表示);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________________答:标准差是描述个体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为方差算术平方根,该变变异不能通过统计方法来控制。而标准误则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均数的标准误实质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说明了均数的抽样误差。具体举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t分布为抽样分布;u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为理论分布。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值低,且尾部翘得更高。随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趋近标准正态分布。________________答:(1)均数的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所确定的未知参数的可能范围。用于估计总体的均数。(2)参考值范围是“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某项指标的波动范围。用于判断观察对象的某项指标正常于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单样本的t检验要求资料服从正态分布。(2)配对t检验要求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两样本的t检验要求两组数据服均从正态分布,切两样本的方差相等,尤其对小样本。5、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答:通过假设检验作出的检验推断具有概率性,有可能发生两类错误。拒绝HO时犯I型错误,接受HO时间犯II型错误。6、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的区别。答:假设检验用于推断质的不同的两个总体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等。可信区间估计是用于说明量的大小,推断总体参数的范围。可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在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相等时,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是完全等价的。________________答:基本思想:是根据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测量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作用外。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用(或某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以解释。通过比较不同变异的来源的均方,借助F分布作出统计推断从而推论各种研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用条件:①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②相互比较的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具有方差齐性。________________答: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配的次数越多,每次随机分配都对同一区组内的受试对象进行,且歌处理组受试对象数量相同,区组内均衡。四种变异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误差变异、总变异。完全随机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全部试验对象分配到g个处理组(水平组),各组接受不同的处理。三种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总变异。________________答:(1)率=某时期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字/同时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举例略。________________答:(1)只适用于两组内部构成不同,并有可能影响两组分组的情况。(2)比较几个标准化率时采用统一标准口。(3)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已不再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表示相互比较的资料的相对水平。(4)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3、相对数的动态指标及作用。答:即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绝对增长量:某相对数在一定时期的增长的绝对值;(2)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某相对数在一定时期的速度变化;(3)平均发展速度:各环节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说明某相对数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________________答:(1)每次试验之发生两种互斥可能结果,互斥结果的概率和等于1;(2)每次产生某种结果的概率固定不变;(3)重复试验是独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总体均数λ与总体方差σ2相等;(2)当n很大时候,而π很小时候,πn=λ为常数,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3)当λ增大,Poisson分布渐近正态分布。当λ≥20时,做正态分布资料处理。(4)具可加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当n很大时,而π很小的时,且πn=λ为常数,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2)当n较大,而π不接近0也不接近1时候,二项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当λ增大时,Poisson分布渐进正态分布,一般λ≥20时,做正态分布资料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用于推断个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2)推断多个总体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3)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分割;(4)两个分类变量间有无关联性;(5)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样本率进行比较时,若对同一样本资料同时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在不教正的情况下,Χ2=u2;u检验通常用于大样本,Χ2检验用于小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R*C列联表中的理论频数不能小于1,或1<T<5的格子数不宜超过格子总数的1/5;(2)多个样本率比较,若所的到的统计推断为拒绝H0,接受H1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不能说任两个总体率有差别,需进一步做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做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3)对有序的R*C列联表资料不宜用Χ2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分类:双向无序、单向无序、双向有序属性相同、双向有序属性不同。(2)检验方法的选择:①双向无序R*C列联表资料。研究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行*列表的Χ2检验;研究两分类变量间有无关联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可用行*列表的Χ2检验以及Pearson列联表系数进行分析。②单向无序R*C列联表资料。若R*C表中的分组变量是有序的,而指标变量是无序的,用行*列表的Χ2检验分析其构成情况。若R*C表的分组变量是无序的,指标变量是有序的,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分析。③双向有序属性相同R*C列联表资料。用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检测两方法的一致性。④双向有序属性不同R*C列联表资料。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用宜等级相关分析或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宜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疗效间有无差别时,可视其为单向有序R*C列联表资料,选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答:非参数检验对总体分布不作严格的假定,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又称任意分布检验。它直接对总体分布(或分布位置)作假设检验。总体分布为已知的数学形式,对其总体参数作假设检验则为参数检验。________________答: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是先将数值变量从小到大,或等级从弱到强转换成秩后,再计算检验统计量。其特点是假设检验的结果对总体的分布形状差别不敏感,只对总体的分布位置差别敏感。适用于:①不满足正态或(和)方差齐性的小样本资料;②分布不知是否正态的小样本资料;③一端或两端是不确切数值的资料;④等级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Χ2检验只能推断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等级构成比的差别。选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可推断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等级强度差别。________________答: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将实际测量值与假定回归线上估计值的纵向距离称之为残差,通常情况下取各点残差的平方和的最小直线为所求得的回归直线。即所谓的“最小二乘原则”。________________答:(1)两变量的选择一定要有专业背景,直线回归要求至少对于每个X相应的Y要服从正态分布,X可以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也可以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非随机变量。(2)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检查数据是否满基本假设。(3)对结果应有正确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答:联系:(1)对于既可以做回归分析又可做相关的同一组数据,计算出的b与r的正负号一致;(2)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价。对同一样本tb=tr。(3)同一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可以相互换算。(4)用回归解释相关:由于决定系数r2=SS回/SS总,当总平方和固定时,回归平方和的大小决定了相关的密切程度,回归平方和越接近总平方和,则r2越接近1,说明相关的效果越好。区别:(1)资料上:相关要求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这种资料进行回归称II型回归;回归要求Y在给定某个X值服从正态分布,X是可以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称I型回归。(2)应用上:双变量间相互关系用用相关,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的;而说明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用回归,用以说明Y如何依赖于X而变化。(3)意义上: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向与密切程度;b表示X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导致的Y的平均变化量(4)单位:r没单位,b有单位。(5)取值范围不同(6)计算公式不同。________________答:原则:(1)重点突出,一张表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2)统计表描述要完整,有起描述的对象(主语)和内容(宾语),通常主语放在表的左边作横标目,宾语放在右边作纵标目。(3)统计表应简单明了,文字数字、线条尽量从简。要求:(1)标题:概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时间、地点、内容等放在在表的正上方。(2)标目:分别用横标目和纵标目说明表的每行和每列数字的意义。注单位。(3)线条:至少要用三线条,表格的顶线和底线将表格与文章的其它部分隔开来,纵标目下横线将标目的文字区与表格的数字区分隔开来。(4)数字:………..
________________答:(1)正态分布:原始值不需转换;属于对称分布类型;用µ表示集中趋势的指标;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中位数)。(2)标准正态分布:作u转换;属于对称分布类型;集中趋势µ=0;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3)对数正态分布:作对数转换;属于正偏太分布;集中趋势用G(几何均数表示);均数与中位数的关系是µ>M。________________
答:标准差是描述个体值变异程度的指标,为方差算术平方根,该变变异不能通过统计方法来控制。而标准误则是指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均数的标准误实质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它反映了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反映了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说明了均数的抽样误差。具体举例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t分布为抽样分布;u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为理论分布。t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值低,且尾部翘得更高。随自由度的增大,t分布逐渐趋近标准正态分布。________________答:(1)均数的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所确定的未知参数的可能范围。用于估计总体的均数。(2)参考值范围是“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某项指标的波动范围。用于判断观察对象的某项指标正常于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单样本的t检验要求资料服从正态分布。(2)配对t检验要求差值服从正态分布。(3)两样本的t检验要求两组数据服均从正态分布,切两样本的方差相等,尤其对小样本。5、假设检验的结论不能绝对化。答:通过假设检验作出的检验推断具有概率性,有可能发生两类错误。拒绝HO时犯I型错误,接受HO时间犯II型错误。6、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的区别。答:假设检验用于推断质的不同的两个总体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等。可信区间估计是用于说明量的大小,推断总体参数的范围。可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在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参数是否不相等时,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是完全等价的。________________答:基本思想:是根据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测量值总的离均差平方和及自由度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除随机误差作用外。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个因素的作用(或某几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以解释。通过比较不同变异的来源的均方,借助F分布作出统计推断从而推论各种研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应用条件:①各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②相互比较的各样本的总体方差相等。具有方差齐性。________________答: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配的次数越多,每次随机分配都对同一区组内的受试对象进行,且歌处理组受试对象数量相同,区组内均衡。四种变异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误差变异、总变异。完全随机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全部试验对象分配到g个处理组(水平组),各组接受不同的处理。三种变异组间变异、组内变异、总变异。________________
答:(1)率=某时期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字/同时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2)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用来说明各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举例略。________________答:(1)只适用于两组内部构成不同,并有可能影响两组分组的情况。(2)比较几个标准化率时采用统一标准口。(3)标准化后的标准化率,已不再反映当时当地的实际水平,它只表示相互比较的资料的相对水平。(4)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3、相对数的动态指标及作用。答:即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绝对增长量:某相对数在一定时期的增长的绝对值;(2)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某相对数在一定时期的速度变化;(3)平均发展速度:各环节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均数。说明某相对数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________________答:(1)每次试验之发生两种互斥可能结果,互斥结果的概率和等于1;(2)每次产生某种结果的概率固定不变;(3)重复试验是独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总体均数λ与总体方差σ2相等;(2)当n很大时候,而π很小时候,πn=λ为常数,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3)当λ增大,Poisson分布渐近正态分布。当λ≥20时,做正态分布资料处理。(4)具可加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当n很大时,而π很小的时,且πn=λ为常数,Poisson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2)当n较大,而π不接近0也不接近1时候,二项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当λ增大时,Poisson分布渐进正态分布,一般λ≥20时,做正态分布资料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用于推断个总体率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2)推断多个总体或构成比之间有无差别;(3)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分割;(4)两个分类变量间有无关联性;(5)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样本率进行比较时,若对同一样本资料同时进行u检验和Χ2检验,在不教正的情况下,Χ2=u2;u检验通常用于大样本,Χ2检验用于小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R*C列联表中的理论频数不能小于1,或1<T<5的格子数不宜超过格子总数的1/5;(2)多个样本率比较,若所的到的统计推断为拒绝H0,接受H1时,只能认为各总体率之间总的来说有差别,但不能说任两个总体率有差别,需进一步做多个样本率的比较,做多个样本率的多重比较。(3)对有序的R*C列联表资料不宜用Χ2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分类:双向无序、单向无序、双向有序属性相同、双向有序属性不同。(2)检验方法的选择:①双向无序R*C列联表资料。研究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用行*列表的Χ2检验;研究两分类变量间有无关联性以及关系密切程度,可用行*列表的Χ2检验以及Pearson列联表系数进行分析。②单向无序R*C列联表资料。若R*C表中的分组变量是有序的,而指标变量是无序的,用行*列表的Χ2检验分析其构成情况。若R*C表的分组变量是无序的,指标变量是有序的,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分析。③双向有序属性相同R*C列联表资料。用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种检测两方法的一致性。④双向有序属性不同R*C列联表资料。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用宜等级相关分析或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两有序分类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变化趋势,宜用有序分组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若研究目的为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疗效间有无差别时,可视其为单向有序R*C列联表资料,选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分析。________________
答:非参数检验对总体分布不作严格的假定,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制,又称任意分布检验。它直接对总体分布(或分布位置)作假设检验。总体分布为已知的数学形式,对其总体参数作假设检验则为参数检验。________________答: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是先将数值变量从小到大,或等级从弱到强转换成秩后,再计算检验统计量。其特点是假设检验的结果对总体的分布形状差别不敏感,只对总体的分布位置差别敏感。适用于:①不满足正态或(和)方差齐性的小样本资料;②分布不知是否正态的小样本资料;③一端或两端是不确切数值的资料;④等级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Χ2检验只能推断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等级构成比的差别。选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可推断两个或多个总体的等级强度差别。________________答:在直线回归方程中,将实际测量值与假定回归线上估计值的纵向距离称之为残差,通常情况下取各点残差的平方和的最小直线为所求得的回归直线。即所谓的“最小二乘原则”。________________答:(1)两变量的选择一定要有专业背景,直线回归要求至少对于每个X相应的Y要服从正态分布,X可以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也可以能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非随机变量。(2)分析前应绘制散点图,检查数据是否满基本假设。(3)对结果应有正确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答:联系:(1)对于既可以做回归分析又可做相关的同一组数据,计算出的b与r的正负号一致;(2)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等价。对同一样本tb=tr。(3)同一组数据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可以相互换算。(4)用回归解释相关:由于决定系数r2=SS回/SS总,当总平方和固定时,回归平方和的大小决定了相关的密切程度,回归平方和越接近总平方和,则r2越接近1,说明相关的效果越好。区别:(1)资料上:相关要求X、Y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这种资料进行回归称II型回归;回归要求Y在给定某个X值服从正态分布,X是可以精确测量和严格控制的变量,称I型回归。(2)应用上:双变量间相互关系用用相关,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的;而说明两变量间依存变化的数量关系用回归,用以说明Y如何依赖于X而变化。(3)意义上: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向与密切程度;b表示X每变化一个单位所导致的Y的平均变化量(4)单位:r没单位,b有单位。(5)取值范围不同(6)计算公式不同。________________答:原则:(1)重点突出,一张表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2)统计表描述要完整,有起描述的对象(主语)和内容(宾语),通常主语放在表的左边作横标目,宾语放在右边作纵标目。(3)统计表应简单明了,文字数字、线条尽量从简。要求:(1)标题:概括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时间、地点、内容等放在在表的正上方。(2)标目:分别用横标目和纵标目说明表的每行和每列数字的意义。注单位。(3)线条:至少要用三线条,表格的顶线和底线将表格与文章的其它部分隔开来,纵标目下横线将标目的文字区与表格的数字区分隔开来。(4)数字:………..
题目解答
答案
3 、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1 、举例说明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2 、 u 分布和 t 分布有何不同。 3 、均数的可心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有何不同。 4 、 t 检验的应用条件。 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 、随机区组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在设计和变异分解上有何不同。 1 、举例说明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2 、应用标准化率进行比较时的注意问题。 1 、二项分布的应用。 2 、 Poisson 分布的性质。 3 、二项分布、 Poisson 分布和正态分布的联系。 1 、Χ 2 检验的用途。 2 、两样本率 u 检验和Χ 2 检验有何区别。 3 、 R*C 列联表资料的Χ 2 检验应注意的事项。 4 、 R*C 列联表资料的分类及其检验方法的选择。 1 、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区别。 2 、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适用情况。 3 、两组或多组等级资料的比较,为何不用Χ 2 检验而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 1 、何为“最小二乘”原则。 2 直线回归分析中的注意问题(即直线回归的应用条件)。 3 、直线回一归与直线相关的区别与联系。 1 、统计表的制表原则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