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的水以主体平均流速0.36 m/s流过内径3.8cm的圆管,试确定水在管中的流型。
20℃的水以主体平均流速0.36 m/s流过内径3.8cm的圆管,试确定水在管中的流型。
题目解答
答案
流型通常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
层流是流体在流动时,各层之间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平均流速,互不混合。
湍流则是流体流动时,各层之间相互混合,流速、压力等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随机变化。
判断流型的一个常用方法是使用雷诺数(Re),其定义为:
其中,ρ 是流体的密度,V 是流体的平均流速,D 是管子的直径,μ 是流体的动力粘度。
对于水,在20°C时,其密度ρ约为,动力粘度μ约为
。
给定的流速V为0.36 m/s,管子的内径D为3.8cm(即0.038m)。
将这些值代入雷诺数公式,计算得到的雷诺数Re为:13639.08
所以,在给定的条件下,水在管中的流型为:湍流。
故答案是:湍流
解析
步骤 1:确定流体的物理性质
在20°C时,水的密度ρ约为$1000kg/{m}^{3}$,动力粘度μ约为$1.003\times {10}^{-3}Pa\cdot S$。
步骤 2:计算雷诺数
雷诺数(Re)的定义为:$Re=\frac{\rho VD}{\mu}$,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平均流速,D是管子的直径,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
将给定的流速V为0.36 m/s,管子的内径D为3.8cm(即0.038m),以及水的物理性质代入雷诺数公式,计算得到的雷诺数Re为:$Re=\frac{1000\times 0.36\times 0.038}{1.003\times {10}^{-3}}=13639.08$。
步骤 3:判断流型
雷诺数Re的值大于2300,表明流体处于湍流状态。因此,水在管中的流型为湍流。
在20°C时,水的密度ρ约为$1000kg/{m}^{3}$,动力粘度μ约为$1.003\times {10}^{-3}Pa\cdot S$。
步骤 2:计算雷诺数
雷诺数(Re)的定义为:$Re=\frac{\rho VD}{\mu}$,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体的平均流速,D是管子的直径,μ是流体的动力粘度。
将给定的流速V为0.36 m/s,管子的内径D为3.8cm(即0.038m),以及水的物理性质代入雷诺数公式,计算得到的雷诺数Re为:$Re=\frac{1000\times 0.36\times 0.038}{1.003\times {10}^{-3}}=13639.08$。
步骤 3:判断流型
雷诺数Re的值大于2300,表明流体处于湍流状态。因此,水在管中的流型为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