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例5.1在图5.2所示的滚子接触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求:①基圆半径r0、偏距e和升程h;②从图示位置转过45°后的-|||-位移s和压力角α。-|||-n/-|||-a-|||-B0 B1-|||-w1 45° B2-|||-r0-|||-h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步骤 1:确定基圆半径r0
-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圆半径r0是凸轮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向径。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r0的值。
步骤 2:确定偏距e
- 偏距e是从动件导路延长线到凸轮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e的值。
步骤 3:确定升程h
- 升程h是凸轮理论轮廓线上具有最大向径的点B1到基圆的距离。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h的值。
步骤 4:确定位移s
- 从图示位置转过45°后,连凸轮转动中心与图示导路与基圆的交点B0,将该连线沿凸轮转动方向转过45°,过其与基圆交点作偏心圆切线,即为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45°时从动件的导路位置线,该线与理论轮廓线交点B2和基圆的交点间距离即为位移s。
步骤 5:确定压力角α
- 过点B1作理论轮廓线的法线n,其与导路位置线间夹角即为压力角α。
-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圆半径r0是凸轮理论轮廓线上的最小向径。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r0的值。
步骤 2:确定偏距e
- 偏距e是从动件导路延长线到凸轮转动中心的垂直距离。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e的值。
步骤 3:确定升程h
- 升程h是凸轮理论轮廓线上具有最大向径的点B1到基圆的距离。通过测量或计算,可以得到h的值。
步骤 4:确定位移s
- 从图示位置转过45°后,连凸轮转动中心与图示导路与基圆的交点B0,将该连线沿凸轮转动方向转过45°,过其与基圆交点作偏心圆切线,即为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45°时从动件的导路位置线,该线与理论轮廓线交点B2和基圆的交点间距离即为位移s。
步骤 5:确定压力角α
- 过点B1作理论轮廓线的法线n,其与导路位置线间夹角即为压力角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