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降水概率是30%”,听到天气预报这句话,你会装好雨伞,还是满不在乎?其实,人们对概率数字的理解会受到先前数字的影响。同样大小的概率数字,在不同的变化趋势中时,人们会对其产生不同的感觉。无论是海洋污染还是动物灭绝,读到上升趋势数字(从20%上升到30%)时,人们认为事件更有可能发生,尽管他们与读到下降趋势(例如从40%下降到30%)和概率不变时(30%)面对的概率值是一样的。同时这种变化趋势也影响着人们的选项。当概率上升的趋势与好事联系起来时,人们会更愿意为其冒险;而当上升的趋势与坏事联系起来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稳妥的选项。此外,如果将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换成比较大的数字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事件更可能发生的感觉,这种现象被称为“比率偏差”。根据本文内容,下面推断正确的是:- 如果天气预报最开始说今天90%会降雨,随后又报告80%会降雪,由于概率下降了,人们大多不会带伞。- 由于个体差异,同样是30%的降雨概率,有的人会带伞,有的人则不会。- 被告知环境污染趋势上升的人们会更少地外出活动。- 即使是同样的概率,用上升趋势来表达,人们会更愿意为事件冒险并投入金钱。
“明天的降水概率是30%”,听到天气预报这句话,你会装好雨伞,还是满不在乎?其实,人们对概率数字的理解会受到先前数字的影响。同样大小的概率数字,在不同的变化趋势中时,人们会对其产生不同的感觉。无论是海洋污染还是动物灭绝,读到上升趋势数字(从20%上升到30%)时,人们认为事件更有可能发生,尽管他们与读到下降趋势(例如从40%下降到30%)和概率不变时(30%)面对的概率值是一样的。同时这种变化趋势也影响着人们的选项。当概率上升的趋势与好事联系起来时,人们会更愿意为其冒险;而当上升的趋势与坏事联系起来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稳妥的选项。此外,如果将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换成比较大的数字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事件更可能发生的感觉,这种现象被称为“比率偏差”。 根据本文内容,下面推断正确的是: - 如果天气预报最开始说今天90%会降雨,随后又报告80%会降雪,由于概率下降了,人们大多不会带伞。 - 由于个体差异,同样是30%的降雨概率,有的人会带伞,有的人则不会。 - 被告知环境污染趋势上升的人们会更少地外出活动。 - 即使是同样的概率,用上升趋势来表达,人们会更愿意为事件冒险并投入金钱。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核心观点的理解与推理能力,需结合文中关于概率变化趋势对人类行为影响的论述,判断选项中哪一推断符合文章逻辑。
解题核心思路:
- 锁定关键概念:文章重点讨论了概率变化趋势(上升/下降)对人类感知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事件性质(好事/坏事)对决策的作用。
- 排除干扰项:需注意文章未提及个体差异(如选项B),且选项D忽略了“上升趋势需与好事关联”这一前提。
- 逻辑对应:选项C中“环境污染趋势上升”属于坏事的上升趋势,符合文章中“选择稳妥选项”的结论。
选项分析
选项A
问题:概率从90%下降到80%,但80%仍属于高概率。
结论:文章指出下降趋势会降低感知概率,但未否定高概率本身的影响力。因此,人们可能仍会带伞,推断不成立。
选项B
问题:个体差异未在文章中提及。
结论:文章强调趋势影响而非个体差异,推断缺乏依据。
选项C
问题:环境污染(坏事)趋势上升。
结论:根据文章,坏事的上升趋势会促使选择稳妥行为(如减少外出),推断正确。
选项D
问题:未限定“上升趋势与好事关联”。
结论:文章明确要求上升趋势需与好事结合才能促使冒险,选项表述绝对化,推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