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甲、乙两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月工资(元)甲单位人数(人)乙单位人数比重(%)400以下42400—600258600—8008430800—1000126421000以上2818合计267100(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甲、乙两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
2
400—600
25
8
600—800
84
30
800—1000
126
42
1000以上
28
18
合计
267
100
(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
(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题目解答
答案
解:
(1)先计算中位数,再分别计算甲乙两单位从业人员的平均月工资。
 
    (2)计算甲乙两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工资的标准差系数。
    (2)计算甲乙两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工资的标准差系数。


 =171.29/811.61=0.21
=171.29/811.61=0.21


 =185.95/832.00=0.22
=185.95/832.00=0.22
 >
>  故乙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工资变异程度高。
  故乙单位从业人员的月工资变异程度高。
解析
步骤 1:计算甲单位的平均月工资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平均月工资。首先,确定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然后乘以对应的人数,最后求和并除以总人数。
步骤 2:计算乙单位的平均月工资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平均月工资。首先,确定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然后乘以对应的比重,最后求和。
步骤 3:计算甲单位的工资标准差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工资的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与平均工资的差的平方,然后乘以对应的人数,最后求和并除以总人数,再开方。
步骤 4:计算乙单位的工资标准差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工资的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与平均工资的差的平方,然后乘以对应的比重,最后求和,再开方。
步骤 5:计算甲单位的工资变异系数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标准差和平均工资,计算工资的变异系数。
步骤 6:计算乙单位的工资变异系数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标准差和平均工资,计算工资的变异系数。
步骤 7:比较两个单位的工资水平和变异程度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两个单位的平均工资和变异系数,判断哪个单位的工资水平更高,哪个单位的工资变异程度更高。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平均月工资。首先,确定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然后乘以对应的人数,最后求和并除以总人数。
步骤 2:计算乙单位的平均月工资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平均月工资。首先,确定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然后乘以对应的比重,最后求和。
步骤 3:计算甲单位的工资标准差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工资的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与平均工资的差的平方,然后乘以对应的人数,最后求和并除以总人数,再开方。
步骤 4:计算乙单位的工资标准差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分布,计算工资的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工资区间的中点与平均工资的差的平方,然后乘以对应的比重,最后求和,再开方。
步骤 5:计算甲单位的工资变异系数
根据甲单位的工资标准差和平均工资,计算工资的变异系数。
步骤 6:计算乙单位的工资变异系数
根据乙单位的工资标准差和平均工资,计算工资的变异系数。
步骤 7:比较两个单位的工资水平和变异程度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两个单位的平均工资和变异系数,判断哪个单位的工资水平更高,哪个单位的工资变异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