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成为( )A. 方差 B. 极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满分:2.5 分 2.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E.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F. 众数和中位数 G.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满分:2.5 分 3.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准确性原则随机原则代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 满分:2.5 分 4. 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 高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低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满分:2.5 分 5. 典型调查是( )确定调查单位的。A. 随意 B. 盲目 C. 随机 D. 主观 满分:2.5 分 6. 下列属于离散性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A. 概率密度 B. 分布函数 C. 正态分布 D. 泊松分布 满分:2.5 分 7. 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为( )。A. 一致性 B. 目的性 C. 同质性 D. 相关性 满分:2.5 分 8. 当变量x值减少时,变量y值增加,则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曲线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满分:2.5 分 9. 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满分:2.5 分 10. 下列关于双因素方差分的假定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各个总体的方差都相同 C. 各个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 D. 各个总体的期望值相等 满分:2.5 分 11. 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工人平均工资的95%的置信区间为[700,1500],则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95%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 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5%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之外 C. 该置信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 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5% 满分:2.5 分 12.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先对比后综合 B. 先综合后对比 C. 先综合后分 D. 先综合后平均 满分:2.5 分 13. 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环比指数 满分:2.5 分 14.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满分:2.5 分 15. 某一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 B. 510 C. 530 D. 540 满分:2.5 分 16. 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个变量?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满分:2.5 分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回归分与相关分的关系是()。A. 回归分用于估计和预测 B. 相关分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回归分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 D. 相关分是回归分的基础 满分:2.5 分 2.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是( )A. 居民收入与储蓄 B. 产量与生产费用 C. 广告费与销售额 D. 物价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 满分:2.5 分 3. 关于众数说法正确的是( )。A. 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B. 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C. +I60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中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D. 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则众数不存在 满分:2.5 分 4. 统计上反映离中趋势的测度值主要有( )A. 极差 B. 离散系数 C. 标准差 D. 方差 满分:2.5 分 5.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不同,指数可分为( )A. 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数 C. 质量指数 D. 总指数 满分:2.5 分 6. 统计分组的主要步骤是( )。A. 选择分组标志 B. 确定分组数目 C. 选择分组体系 D. 计算标志总量 满分:2.5 分 7. 连续性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变的,以下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 )。A. 身高 B. 人口数 C. 机器台数 D. 产值 满分:2.5 分 8. 有甲乙两个工人班组,其平均日产量分别为30件和35件,标准差分别为9.22件和9.8件,通过计算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离散系数大于乙组 B. 甲组离散系数小于乙组 C. 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D. 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满分:2.5 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假设检验中,当接受了未知的不真实状态,把假的当作真的接受,称为纳伪错误。 B. 样本量的大小与样本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无关 C. 原假设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就称为弃真错误 D. 左单侧检验的我们所考察的数值越大越好 满分:2.5 分 10. 方差分的基本假定有( )A. 每个总体均应服从正态分布 B.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同 C. 观测值彼此独立 D. 观测值彼此关联 满分:2.5 分 11. 相关分的主要内容有( )。A. 确定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B. 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确定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 D. 测定因变量估计值误差的程度 满分:2.5 分 12. 关于平均指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计算形式 B. 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C. 先对比后综合 D. 即适用于全面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满分:2.5 分 13. 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序列 C. 平均数时间序列 D. 时期数列 满分:2.5 分 14. 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是( )。A. 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程度高低 B.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反比 C.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正比 D. 和估计标准误差没有什么关系 满分:2.5 分 15. 时期指标的基本特征是( )。A. 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B. 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 C. 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D. 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满分:2.5 分 16. 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将相关关系分为( )。A. 同向相关 B. 线性相关 C. 异向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满分:2.5 分 三、判断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唯一公式。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企业的产值、产量和行业类型都是数值型变量。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非抽样误差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无关,因而在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中都会存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发展水平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仍为正态分布。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数据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随机性带来的,只要采用概率抽样,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成为( )
A. 方差B. 极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满分:2.5 分 2.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E.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F. 众数和中位数
G.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满分:2.5 分 3.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准确性原则
随机原则
代表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满分:2.5 分 4. 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 高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低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满分:2.5 分 5. 典型调查是( )确定调查单位的。A. 随意 B. 盲目 C. 随机 D. 主观 满分:2.5 分 6. 下列属于离散性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A. 概率密度 B. 分布函数 C. 正态分布 D. 泊松分布 满分:2.5 分 7. 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为( )。A. 一致性 B. 目的性 C. 同质性 D. 相关性 满分:2.5 分 8. 当变量x值减少时,变量y值增加,则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曲线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满分:2.5 分 9. 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满分:2.5 分 10. 下列关于双因素方差分的假定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各个总体的方差都相同 C. 各个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 D. 各个总体的期望值相等 满分:2.5 分 11. 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工人平均工资的95%的置信区间为[700,1500],则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95%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 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5%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之外 C. 该置信区间有95%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 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5% 满分:2.5 分 12.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先对比后综合 B. 先综合后对比 C. 先综合后分 D. 先综合后平均 满分:2.5 分 13. 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环比指数 满分:2.5 分 14.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满分:2.5 分 15. 某一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520 B. 510 C. 530 D. 540 满分:2.5 分 16. 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个变量?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满分:2.5 分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回归分与相关分的关系是()。A. 回归分用于估计和预测 B. 相关分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回归分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 D. 相关分是回归分的基础 满分:2.5 分 2.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是( )A. 居民收入与储蓄 B. 产量与生产费用 C. 广告费与销售额 D. 物价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 满分:2.5 分 3. 关于众数说法正确的是( )。A. 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B. 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C. +I60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中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D. 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则众数不存在 满分:2.5 分 4. 统计上反映离中趋势的测度值主要有( )A. 极差 B. 离散系数 C. 标准差 D. 方差 满分:2.5 分 5.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不同,指数可分为( )A. 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数 C. 质量指数 D. 总指数 满分:2.5 分 6. 统计分组的主要步骤是( )。A. 选择分组标志 B. 确定分组数目 C. 选择分组体系 D. 计算标志总量 满分:2.5 分 7. 连续性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变的,以下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 )。A. 身高 B. 人口数 C. 机器台数 D. 产值 满分:2.5 分 8. 有甲乙两个工人班组,其平均日产量分别为30件和35件,标准差分别为9.22件和9.8件,通过计算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离散系数大于乙组 B. 甲组离散系数小于乙组 C. 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D. 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满分:2.5 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假设检验中,当接受了未知的不真实状态,把假的当作真的接受,称为纳伪错误。 B. 样本量的大小与样本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无关 C. 原假设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就称为弃真错误 D. 左单侧检验的我们所考察的数值越大越好 满分:2.5 分 10. 方差分的基本假定有( )A. 每个总体均应服从正态分布 B.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同 C. 观测值彼此独立 D. 观测值彼此关联 满分:2.5 分 11. 相关分的主要内容有( )。A. 确定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B. 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确定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 D. 测定因变量估计值误差的程度 满分:2.5 分 12. 关于平均指数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计算形式 B. 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C. 先对比后综合 D. 即适用于全面资料,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满分:2.5 分 13. 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序列 C. 平均数时间序列 D. 时期数列 满分:2.5 分 14. 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是( )。A. 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程度高低 B.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反比 C.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正比 D. 和估计标准误差没有什么关系 满分:2.5 分 15. 时期指标的基本特征是( )。A. 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B. 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 C. 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D. 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满分:2.5 分 16. 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将相关关系分为( )。A. 同向相关 B. 线性相关 C. 异向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满分:2.5 分 三、判断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2. 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唯一公式。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3. 企业的产值、产量和行业类型都是数值型变量。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4. 非抽样误差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无关,因而在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中都会存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5. 发展水平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6. 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仍为正态分布。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7. 数据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8.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随机性带来的,只要采用概率抽样,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5 分
题目解答
答案
A. 方差 B. 极差 C. 标准差 D. 平均差 满分: 2.5 分 2.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那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众数和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D.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满分: 2.5 分 3.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A. 准确性原则 B. 随机原则 C. 代表性原则 D. 可靠性原则 满分: 2.5 分 4. 如果变量 x 和变量 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1 ,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 A. 高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低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满分: 2.5 分 5. 典型调查是( )确定调查单位的。 A. 随意 B. 盲目 C. 随机 D. 主观 满分: 2.5 分 6. 下列属于离散性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是( )。 A. 概率密度 B. 分布函数 C. 正态分布 D. 泊松分布 满分: 2.5 分 7. 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为( )。 A. 一致性 B. 目的性 C. 同质性 D. 相关性 满分: 2.5 分 8. 当变量 x 值减少时,变量 y 值增加,则 x 与 y 之间存在着( )。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曲线相关关系 D. 负相关关系 满分: 2.5 分 9. 总体中出现次数的最多的标志值称为( )。 A. 组中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平均数 满分: 2.5 分 10. 下列关于双因素方差分的假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各个总体的方差都相同 C. 各个观测值之间相互独立 D. 各个总体的期望值相等 满分: 2.5 分 11. 根据某地区关于工人工资的样本资料,估计出的该地区工人平均工资的 95% 的置信区间为 [700 , 1500] ,则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该地区平均工资有 95% 的可能性落入该置信区间 B. 该地区平均工资只有 5% 的可能性落在该置信区间之外 C. 该置信区间有 95% 的概率包含该地区的平均工资 D. 该置信区间的误差不会超过 5% 满分: 2.5 分 12.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A. 先对比后综合 B. 先综合后对比 C. 先综合后分 D. 先综合后平均 满分: 2.5 分 13. 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平均指标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环比指数 满分: 2.5 分 14.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 两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满分: 2.5 分 15. 某一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 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满分: 2.5 分 16. 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 5000 万元、 8000 万元和 3900 万元,则这句话中有( )个变量?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满分: 2.5 分 二、多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回归分与相关分的关系是()。 A. 回归分用于估计和预测 B. 相关分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回归分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可以互相推导并进行预测 D. 相关分是回归分的基础 满分: 2.5 分 2. 下列属于正相关的是( ) A. 居民收入与储蓄 B. 产量与生产费用 C. 广告费与销售额 D. 物价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 满分: 2.5 分 3. 关于众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B. 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C. +I60 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 , 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中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D. 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 , 则众数不存在 满分: 2.5 分 4. 统计上反映离中趋势的测度值主要有( ) A. 极差 B. 离散系数 C. 标准差 D. 方差 满分: 2.5 分 5. 按计入指数的项目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数 C. 质量指数 D. 总指数 满分: 2.5 分 6. 统计分组的主要步骤是( )。 A. 选择分组标志 B. 确定分组数目 C. 选择分组体系 D. 计算标志总量 满分: 2.5 分 7. 连续性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变的,以下属于连续性变量的是( )。 A. 身高 B. 人口数 C. 机器台数 D. 产值 满分: 2.5 分 8. 有甲乙两个工人班组,其平均日产量分别为 30 件和 35 件,标准差分别为 9.22 件和 9.8 件,通过计算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组离散系数大于乙组 B. 甲组离散系数小于乙组 C. 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D. 乙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较大 满分: 2.5 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假设检验中,当接受了未知的不真实状态,把假的当作真的接受,称为纳伪错误。 B. 样本量的大小与样本统计量服从的分布无关 C. 原假设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就称为弃真错误 D. 左单侧检验的我们所考察的数值越大越好 满分: 2.5 分 10. 方差分的基本假定有( ) A. 每个总体均应服从正态分布 B.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同 C. 观测值彼此独立 D. 观测值彼此关联 满分: 2.5 分 11. 相关分的主要内容有( )。 A. 确定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B. 确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C. 确定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 D. 测定因变量估计值误差的程度 满分: 2.5 分 12. 关于平均指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计算形式 B. 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C. 先对比后综合 D. 即适用于全面资料 , 也适用于非全面资料 满分: 2.5 分 13. 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序列 C. 平均数时间序列 D. 时期数列 满分: 2.5 分 14. 相关系数值的大小是( )。 A. 说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程度高低 B.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反比 C. 和估计标准误差值成正比 D. 和估计标准误差没有什么关系 满分: 2.5 分 15. 时期指标的基本特征是( )。 A. 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B. 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 C. 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D. 数值不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 满分: 2.5 分 16. 根据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将相关关系分为( )。 A. 同向相关 B. 线性相关 C. 异向相关 D. 非线性相关 满分: 2.5 分 三、判断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2. 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唯一公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3. 企业的产值、产量和行业类型都是数值型变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4. 非抽样误差与抽取样本的随机性无关,因而在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中都会存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5. 发展水平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6. 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仍为正态分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7. 数据分组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 8.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随机性带来的,只要采用概率抽样,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