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以下情景中,哪些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哪些不能看成质点?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1)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 (______) (2)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1 min爬行的路程。 (______) (3)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 跳水运动员评分。 (______) (4)教练在训练中观察 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过程。 (______)
以下情景中,哪些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哪些不能看成质点?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1)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 (______)
(2)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1
爬行的路程。 (______)
(3)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 跳水运动员评分。 (______)
(4)教练在训练中观察 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过程。 (______)
(1)小敏观察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的肢体是如何分工的。 (______)
(2)小英测算蚂蚁拖动饭粒时, 蚂蚁1

(3)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给 跳水运动员评分。 (______)
(4)教练在训练中观察 跳高运动员的跳高过程。 (______)
题目解答
答案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解析
质点模型的应用条件是判断的关键: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时,可视为质点;反之则不能。本题需结合具体情景,判断研究对象是否需要保留其几何特征。
第(1)题
研究对象:蚂蚁的肢体分工
分析:观察蚂蚁肢体如何分工时,需关注其身体各部位的具体动作(如触角、足的协作)。此时蚂蚁的形状和结构直接影响研究结论,不能视为质点。
第(2)题
研究对象:蚂蚁的爬行路程
分析:测算蚂蚁1分钟爬行的总路程时,只需关注其整体运动轨迹,蚂蚁的大小(相对于路径长度)可忽略。可以视为质点。
第(3)题
研究对象:跳水运动员的动作
分析:裁判评分需观察运动员身体的翻腾、入水姿态等细节,此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各部位动作至关重要。不能视为质点。
第(4)题
研究对象:跳高运动员的过杆过程
分析:教练需分析运动员过杆时身体的折叠、腾空轨迹等动作,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轨迹不同。不能视为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