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三、选择题[1]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 将产生刚性冲击 B. 将产生柔性冲击 C. 没有冲击 D. [2]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E. 凸轮转速 F. 凸轮轮廓曲线 G. 凸轮形状 [3] 是影响凸轮机构尺寸大小的主要参数。 压力角 基圆半径 滚子半径 [4]为避免凸轮机构发生自锁,必须使压力角值 。 大于许用压力角 小于许用压力角 任意值 [5]凸轮机构转速较高时,为避免刚性冲击,从动件应采用( )运动规律。 等加速等减速 等速 [6]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有( ) 移动副、转动副、高副 转动副、高副 移动副、高副 [7]传动要求速度不高、承载能力较大的场合常应用的从动件形式为( )。 尖顶式 滚子式 平底式 曲面式 [8]凸轮机构通常由( )组成。 主动件、凸轮 、机架 主动件、从动件、机架 从动件、凸轮 、机架 主动件、从动件、凸轮 [9]为使凸轮实际轮廓在任何位置既不变尖更不相交,滚子半径必须( )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等于 大于 小于 [10]对于尖顶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圆半径越小,则其压力角( )。 越大 越小 不变 两者无关 [11]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发生运动失真现象,可以( ) 减少基圆半径 增大滚子半径 增大基圆半径 增加从动件长度 [12]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 相同 不相同 [13]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14]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偏置式从动件可以( )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 改变 保持原来 [15]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ω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αmax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 )。 增大 减小 不变 [16]从动件的推程和回程都选用简谐运动规律,它的位移线图如图示。可判断得: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在( )处存在柔性冲击。 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最高位置 最低位置 各位置处均无柔性冲击存在 s-|||-φ-|||-0 180° 270° 360° [17]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s-|||-φ-|||-0 180° 270° 360° [18]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推程许用压力角常取为( )。 0° 30° 70°~80° 90° [19]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s-|||-φ-|||-0 180° 270° 360° [20]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整个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s-|||-φ-|||-0 180° 270° 360° [21]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s-|||-φ-|||-0 180° 270° 360° [22]凸轮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上升时,冲击出现在( )。 升程开始点 升程结束点 升程中点 升程开始点和升程结束点 [23]压力角增大,对凸轮机构的工作( )。 有利 不利 无影响 非常有利 [24]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时,若αmax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 )。 增大 减小 不变 [25]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26]平底与导路垂直的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永远等于0° 等于不为0的常数 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2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 )。 保持不变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一定变大 一定变小 [28]若增大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α,则该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rb将减小,从动件上所受的有害分力将( )。 增大 减小 不变 [29]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小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小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大 [30]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 )。 存在刚性冲击 存在柔性冲击 不存在冲击 [31]在某一瞬时,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α( )。 减小 增大 不变 [32]设计凸轮廓线时,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
三、选择题
[1]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
A. 将产生刚性冲击B. 将产生柔性冲击
C. 没有冲击
D. [2]________________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E. 凸轮转速
F. 凸轮轮廓曲线
G. 凸轮形状
[3] 是影响凸轮机构尺寸大小的主要参数。
压力角
基圆半径
滚子半径
[4]为避免凸轮机构发生自锁,必须使压力角值 。
大于许用压力角
小于许用压力角
任意值
[5]凸轮机构转速较高时,为避免刚性冲击,从动件应采用( )运动规律。
等加速等减速
等速
[6]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有( )
移动副、转动副、高副
转动副、高副
移动副、高副
[7]传动要求速度不高、承载能力较大的场合常应用的从动件形式为( )。
尖顶式
滚子式
平底式
曲面式
[8]凸轮机构通常由( )组成。
主动件、凸轮 、机架
主动件、从动件、机架
从动件、凸轮 、机架
主动件、从动件、凸轮
[9]为使凸轮实际轮廓在任何位置既不变尖更不相交,滚子半径必须( )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等于
大于
小于
[10]对于尖顶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圆半径越小,则其压力角( )。
越大
越小
不变
两者无关
[11]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发生运动失真现象,可以( )
减少基圆半径
增大滚子半径
增大基圆半径
增加从动件长度
[12]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
相同
不相同
[13]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14]当凸轮基圆半径相同时,采用偏置式从动件可以( )凸轮机构推程的压力角。
改变
保持原来
[15]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ω及从动件运动规律v=v(s)不变时,若αmax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 )。
增大
减小
不变
[16]从动件的推程和回程都选用简谐运动规律,它的位移线图如图示。可判断得:从动件在运动过程中,在( )处存在柔性冲击。
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最高位置
最低位置
各位置处均无柔性冲击存在

[17]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18]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推程许用压力角常取为( )。
0°
30°
70°~80°
90°
[19]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20]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整个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21]图示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程加速度与时间变化线图,该运动规律是(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余弦加速度

[22]凸轮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上升时,冲击出现在( )。
升程开始点
升程结束点
升程中点
升程开始点和升程结束点
[23]压力角增大,对凸轮机构的工作( )。
有利
不利
无影响
非常有利
[24]设计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当凸轮转速及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时,若αmax由40°减小到20°,则凸轮尺寸会( )。
增大
减小
不变
[25]对于转速较高的凸轮机构,为了减小冲击和振动,从动件运动规律最好采用( )运动规律。
等速
等加速等减速
正弦加速度
[26]平底与导路垂直的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永远等于0°
等于不为0的常数
随凸轮转角而变化
[2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 )。
保持不变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一定变大
一定变小
[28]若增大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α,则该凸轮机构的凸轮基圆半径rb将减小,从动件上所受的有害分力将( )。
增大
减小
不变
[29]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越小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小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越大
[30]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程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运动时,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 )。
存在刚性冲击
存在柔性冲击
不存在冲击
[31]在某一瞬时,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α( )。
减小
增大
不变
[32]设计凸轮廓线时,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rb,则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将( )。
题目解答
答案
[27] 设计滚子从动件盘状凸轮轮廓线时,若将滚子半径加大,那么凸轮廓线上各点曲率半径( )。 A 、保持不变 B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C 、一定变大 D 、一定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