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B-|||-F-|||-A有一个固定竖直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为R,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半部分轨道AEB是光滑的,左半部分轨道BFA是粗糙的。在最低点A给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使小球恰好能沿轨道AEB运动到最高点B,然后又能沿轨道BFA回到A点,且回到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1)小球的初速度vo的大小;(2)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若规定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在与轨道AEB分离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1)小球的初速度vo的大小;
(2)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若规定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在与轨道AEB分离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B,则:$mg=m\frac{{v}_{B}^{2}}{R}$;
从A到B,由机械能守恒:$\frac{1}{2}m{v}_{0}^{2}=\frac{1}{2}m{v}_{B}^{2}+mg⋅2R$,
解得:${v}_{0}=\sqrt{5gR}$
(2)且回到A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_{N}-mg=m\frac{{v}_{A}^{2}}{R}$,
其中FN=5mg,
解得${v}_{A}=2\sqrt{gR}$,
则从B回到A,由动能定理:$mg⋅2R-{W}_{f}=\frac{1}{2}m{v}_{A}^{2}-\frac{1}{2}m{v}_{B}^{2}$
解得${W}_{f}=\frac{1}{2}mgR$
(3)设小球与轨道AEB分离时的位置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mgcosθ=m\frac{{v}^{2}}{R}$
由能量关系:$\frac{1}{2}m{v}_{A}^{2}=\frac{1}{2}m{v}^{2}+mgR(1+cosθ)$
解得:$cosθ=\frac{2}{3}$,
则分离位置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_{P}=mgR(1+cosθ)=\frac{5}{3}mgR$
答:(1)小球的初速度vo的大小为$\sqrt{5gR}$;
(2)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rac{1}{2}$mg。
(3)若规定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在与轨道AEB分离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frac{5}{3}$mgR。
从A到B,由机械能守恒:$\frac{1}{2}m{v}_{0}^{2}=\frac{1}{2}m{v}_{B}^{2}+mg⋅2R$,
解得:${v}_{0}=\sqrt{5gR}$
(2)且回到A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_{N}-mg=m\frac{{v}_{A}^{2}}{R}$,
其中FN=5mg,
解得${v}_{A}=2\sqrt{gR}$,
则从B回到A,由动能定理:$mg⋅2R-{W}_{f}=\frac{1}{2}m{v}_{A}^{2}-\frac{1}{2}m{v}_{B}^{2}$
解得${W}_{f}=\frac{1}{2}mgR$
(3)设小球与轨道AEB分离时的位置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mgcosθ=m\frac{{v}^{2}}{R}$
由能量关系:$\frac{1}{2}m{v}_{A}^{2}=\frac{1}{2}m{v}^{2}+mgR(1+cosθ)$
解得:$cosθ=\frac{2}{3}$,
则分离位置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_{P}=mgR(1+cosθ)=\frac{5}{3}mgR$
答:(1)小球的初速度vo的大小为$\sqrt{5gR}$;
(2)小球由B经F回到A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rac{1}{2}$mg。
(3)若规定以A点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则小球在与轨道AEB分离时,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为$\frac{5}{3}$mgR。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综合考查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及能量守恒的应用,涉及光滑与粗糙轨道的运动分析。
解题核心思路:
- 最高点临界条件: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确定此时速度。
- 机械能守恒:光滑轨道段(A→B)机械能守恒,建立能量关系。
- 动能定理:粗糙轨道段(B→A)需考虑摩擦力做功,结合动能变化求解。
- 能量分配:分离点的机械能由动能和重力势能共同决定,通过能量守恒求解重力势能。
破题关键:
- (1) 利用最高点临界条件和机械能守恒求初速度。
- (2) 通过A点受力求速度,结合动能定理计算摩擦力做功。
- (3) 分离点的向心力条件与能量守恒联立求解重力势能。
第(1)题
关键步骤:
- 最高点临界条件:小球恰好到达B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有
$mg = m\frac{v_B^2}{R} \quad \Rightarrow \quad v_B = \sqrt{gR}.$ - 机械能守恒:从A到B,机械能守恒,初动能转化为末动能和重力势能:
$\frac{1}{2}mv_0^2 = \frac{1}{2}mv_B^2 + mg \cdot 2R.$ - 代入求解:将$v_B = \sqrt{gR}$代入得
$v_0 = \sqrt{5gR}.$
第(2)题
关键步骤:
- A点受力分析:在A点,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F_N = 5mg$,由牛顿第二定律:
$5mg - mg = m\frac{v_A^2}{R} \quad \Rightarrow \quad v_A = 2\sqrt{gR}.$ - 动能定理:从B到A,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动能变化为:
$mg \cdot 2R - W_f = \frac{1}{2}mv_A^2 - \frac{1}{2}mv_B^2.$ - 代入数据:已知$v_B = \sqrt{gR}$,$v_A = 2\sqrt{gR}$,解得
$W_f = \frac{1}{2}mgR.$
第(3)题
关键步骤:
- 分离点条件:小球与轨道分离时,轨道对小球无作用力,由重力沿轨道法向的分量提供向心力:
$mg\cos\theta = m\frac{v^2}{R}.$ - 能量守恒:从A到分离点,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满足:
$\frac{1}{2}mv_A^2 = \frac{1}{2}mv^2 + mgR(1+\cos\theta).$ - 联立求解:消去$v^2$,解得$\cos\theta = \frac{2}{3}$,重力势能为
$E_P = mgR(1+\cos\theta) = \frac{5}{3}m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