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1-1 给你两个金属球,装在可以搬动的绝缘支架上.试指出使这两个球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方法.你可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但不使它和两球接触.你所用的方法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1.1-2 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试解释之.-|||-1.1-3 用手握铜棒与丝绸摩擦,铜棒不能带电.戴上橡皮手套,握着铜棒和丝绸摩擦,铜棒就会带电.为什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1.1-1
本题考查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关键在于利用带电体(玻璃棒)的电场使金属球感应出电荷,通过接触起电的方式使两球带等量异号电荷。需注意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这与感应电荷量的分配有关。
1.1-2
本题考查静电感应与接触带电的综合理解。带电棒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感应的结果,接触后木屑带同种电荷,因同性电荷相斥而跳离。
1.1-3
本题考查静电屏蔽原理。手是导体,接地时会中和铜棒的电荷;戴上绝缘手套后,铜棒与地绝缘,摩擦可使其带电。
1.1-1
利用静电感应使两球带电
- 初始状态:两金属球均不带电,彼此接触。
- 靠近玻璃棒: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靠近其中一个球。
- 该球近端感应出负电荷,远端感应出正电荷。
- 另一球通过接触感应出等量正电荷(因同种电荷被排斥到另一球)。
- 分离两球:在玻璃棒靠近的状态下,将两球分开。
- 移去玻璃棒:此时两球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正、负)。
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
不需要。感应电荷量由球的大小决定,若两球大小不同,电荷量可能不同。但题目要求“等量异号”,因此必须保证两球大小相等,以使感应电荷量相等。
1.1-2
吸引与跳离的物理过程
- 吸引原因:带电棒通过静电感应使木屑中的电荷重新分布,木屑被吸引。
- 接触带电:木屑接触棒后,因接触带电而带上与棒同种电荷。
- 跳离原因:木屑与棒带同性电荷,同性电荷相互排斥,木屑被弹射。
1.1-3
带电条件的差异
- 用手直接摩擦:
- 手是导体,与地相连(接地)。
- 摩擦产生的电荷通过手流入大地,铜棒无法带电。
- 戴橡皮手套摩擦:
- 橡皮手套绝缘,铜棒与地断开。
- 摩擦产生的电荷无法中和,积累在铜棒上使其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