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安全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A. 错B. 对
[单选] 播撒草种子前先应将拟种草区域表层土()、平整。A . 翻松B . 深挖C . 夯实D . 压实
借鉴各地耕保的好经验、好做法,可以少走弯路,但不可将借鉴当作____。比如,平原地区的耕地恢复方法不一定适合山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可能____。有些经验做法依托的是当地经济基础和民风杜情,外地可能“借”不来也“学”不好,盲目推广可能导致____、劳民伤财。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套用背道而驰功亏—篑B. 照搬大相径庭水土不服C. 复制截然不同物极必反D. 效仿天差地别弄巧成拙
林分郁闭后的幼龄林阶段,目的树种林木受上层或侧方霸王树、非目的树种等 压抑,高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时进行的抚育采伐,称为( )。 选择一项:A. 卫生伐 B. 疏伐 C. 透光伐 D. 生长伐
采收咖啡浆果的两种主要方式是()。A. 机械采收B. 剥枝采收C. 选择性采收D. 人工采收
【单选题】大豆、向日葵、花生和芝麻都属于油料作物A. 对B. 错
苏云金杆菌可以防治多种农业害虫,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A. 使害虫中毒B. 使虫卵停育C. 使成虫失去繁殖能力D. 使农作物产生抗虫素
131.2020年全国棉花总产量591.0万吨。其中,新疆是中国最大产棉区,棉花产量516.1万吨,比上年增长3.2%,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为87.3%,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3169.9千公顷,比2019年减少169.4千公顷,下降5.1%。分地区看,我国最大产棉区新疆按照“控制面积、提质增效”的原则合理引导棉花生产,棉花播种面积为2501.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8.6千公顷。其他棉区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棉花播种面积下降。长江流域棉区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56.7千公顷,下降16.6%;黄河流域棉区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69.9千公顷,下降16.3%。2020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864.5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100.9公斤/公顷,增长5.7%。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棉花长势较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2062.8公斤/公顷。长江流域棉区因受洪涝灾害影响,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011.1公斤/公顷,比上年减少53.4公斤/公顷,下降5.0%;黄河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1175.0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57.3公斤/公顷,增长5.1%。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B. A. 2020年新疆每公顷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是全国的1.2倍以上 C.D. B. 202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棉花播种面积的比重有所下降 E.F. C. 若2021年长江流域棉区播种面积较2020年不变,单位面积产量同比提高10%,则长江流域2021年棉花产量将超过30万吨 G.H. D. 除新疆棉区外,其他棉区2020年棉花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10千公顷
“农餐对接”模式使餐饮企业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餐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自然延伸到田间地头,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和标准管理,从而在整条供应链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程冷链管理和直达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运输或在存储过程中二次污染.实现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绿色化。另外,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标识制度,对产品生产都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准确及时追查农产品产地来源和生产者.使农产品全流程安全控制成为可能。对上段文章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农餐对接”模式的特色和优点 B、“农餐对接”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C、“农餐对接”模式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 D、“农餐对接”模式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溯源
有机肥一般如何施用?A.基施B.追施
热门问题
4.[判断题]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A 对B 错
63. (1.0分) 阿里的ET农业大脑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判断猪是否患病。() A 对 B 错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指出,从今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______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A. “三季不足”B. “两季不足、一季有余”C. “三季不足、两季有余”D. “一季不足”
目前,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A. 9亿亩B. 10亿亩C. 11亿亩D. 12亿亩
乌鹿育种有两个成果在国内是领先的,是通过科技厅2009年专家会鉴定的。() A. 对:B. 错
【单选题】创意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生产B. 创造C. 创新D. 创意
[单选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A. 粗放型B. 规模化C. 大众型D. 集约型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要( )A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B发展高效节水灌溉C做好农业用水计量D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 A.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B.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C. 全链条协同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
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A. 农业社会学B. 农村经济学C. 农村社会学D. 农业推广学
沙苑子的采收应在?1分 A. 果实成熟时B. 果实成熟后C. 果实未成熟时D. 种子成熟后
下列关于灌溉渠系规划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灌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等产值高的作物,可考虑采用低压管道输水B. 地下渠线要直,避免弯道和垂直起伏C. 从一个管道向两个以下管道分水时,必须设置分水井D. 经济实力弱,应考虑采用简易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或采用节水灌溉制度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重视人力资本培育C.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D.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C.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判断题(共30题,30.0分)73.(1.0分)牲畜因中毒死亡且肉未腐败变质,弃内脏,经高温消毒后可食用。()A 对B 错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守()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 A. 18B. 19C. 20D. 21
8,分值:2关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减少农药使用B. 可降低环境污染C. 对人类和动物会有巨大毒害D. 可提高棉农收入
《齐民要术》由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A. 正确B. 错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综合利用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土壤结构、盐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种、水利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只有将它们全部调整到最佳状态,作物才能健康生长,盐碱荒地才能变成生态良田。盐碱土壤颗粒细,无正常土壤的团粒结构,板结、干硬、不透水、不透气,盐碱难以随水洗掉,于是科学家从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出发,发明一种生物基的“粘结剂”,将细小的盐碱土壤颗粒粘结成大颗粒,人造一种“团粒结构”,土壤通透性提高了,盐碱就能够被快速地淋洗掉,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工程设施和土壤改良不配套,缺少整体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不仅作物不具备生长条件,还会不断重复“脱盐返盐”的问题,改良周期长。为了决这一问题,科学家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优化各种技术参数,在各盐碱区域建立起不同治理模式。在天津、江苏、山东,针对土壤易受到海潮侵蚀,改良过的土壤容易重新返盐,科学家就筑堤建闸,控制地下水位,防止返盐,改良土壤;在山西、内蒙古,针对矿化水灌溉、渠道渗漏抬高地下水位,造成盐化土壤带,导致盐碱与干旱并存,科学家就建立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将盐分导出,重塑土壤结构,快速脱除土壤耕作层盐分,保持土壤水分。科学家还针对盐碱土壤的组成和肥力,开发出专用功能性材料、抗盐碱种子处理剂和抗逆材料,决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单一问题,开展耐盐品种筛选等,最终创建了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原则的生态修复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体系。——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7月4日、10月26日)(1)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角度,说明科学家将“盐碱荒地”改造成“生态良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2)为什么盐碱地改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判断题】创意农业以以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核心。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