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首页
/
农学
题目

有一青饲玉米比较试验,供试品种为 A 、 B 、 C 、 D 4 个, 3 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计产面积为 20m 2 , 田间排列和生物学产量( kg/20m 2 )如下图所示。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A. 300.0 C 220.0 D 215.0 B 260.0 区组 I 区组 II 区组 III D 210.0 B. 277.0 A 308.0 C. 225.0 B 265.0 D. 218.0 C 227.0 A 310.0

有一青饲玉米比较试验,供试品种为 A 、 B 、 C 、 D 4 个, 3 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计产面积为 20m 2 , 田间排列和生物学产量( kg/20m 2 )如下图所示。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A. 300.0 C 220.0 D 215.0 B 260.0 区组 I 区组 II 区组 III D 210.0
B. 277.0 A 308.0
C. 225.0 B 265.0
D. 218.0 C 227.0 A 310.0

题目解答

答案

( 1 )资料整理 处理 区组 I II III A 300.0 308.0 310.0 918 306.0000 B 260.0 277.0 265.0 802 267.3333 C 220.0 225.0 227.0 672 224.0000 D 215.0 210.0 218.0 643 214.3333 995 1020 1020 ( 2 )各变异来源的平方和与自由度计算 ( 3 )列出发出分析表,进行 F 检验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SS df MS F 区组 104.1667 2 — — 品种 16051.5833 3 5350.5278 196.75** 误差 163.1667 6 27.1944 总的 16318.9167 11 F 0.01(3,6) =9.78 ( 4 )品种平均生物学产量的多重比较( SSR 法) 因为 MS e = 27.1944 , n = 3 ,所以 根据 df e =6 , k=2,3,4 ,查 α = 0.05 和 α = 0.01 的临界 SSR 值,然后分别乘以 ,得 dfe k SSR 0.05 SSR 0.01 LSR 0.05 LSR 0.01 6 2 3.46 5.24 10.42 15.78 3 3.58 5.51 10.78 16.59 4 3.64 5.65 10.96 17.01 多重比较结果: 品种 平均数 显著性 5 % 1 % A 306.0000 a A B 267.3333 b B C 224.0000 c C D 214.3333 c C

解析

步骤 1:整理数据
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整理出每个品种在不同区组的产量数据,并计算每个品种的总产量和平均产量。

步骤 2:计算平方和与自由度
计算总平方和(SST)、区组平方和(SSB)、品种平方和(SSV)和误差平方和(SSE),并确定相应的自由度(df)。

步骤 3:计算均方和F值
根据平方和和自由度,计算区组均方(MSB)、品种均方(MSV)和误差均方(MSE),并计算F值。

步骤 4:方差分析表
列出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确定品种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步骤 5:多重比较
进行多重比较,确定各品种间产量的显著性差异。

相关问题

  • 年、小麦一般不得超过()年、食用油-常把 ()-|||-当年收获的粮食称作新粮,把储存一年以上的-|||-粮食叫做陈粮。陈粮不是陈化米以()来判定 ()-|||-的-|||-bigcirc A.2、3、1、质量标准-|||-bigcirc B.3、4、3,加工工艺-|||-bigcirc C.3、4、2,卫生标准-|||-bigcirc D.2、3、4感官检验

  •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要( )A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B发展高效节水灌溉C做好农业用水计量D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守()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A. 18B. 19C. 20D. 21

  • 农业强国之所以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因为农业具有以下功能:A 保障食物供给B 生态涵养C 休闲观光D 文化传承

  •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重视人力资本培育C.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D.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A.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B.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C. 全链条协同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

  • 五谷是指稻谷、黄米、小米、小麦和()。A. 高粱B. 玉米C. 大豆

  •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C.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判断题】创意农业以以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核心。A. 对B. 错

  • ()草坪代表了草坪培育的最高水平A. 足球场B. 滚木球场C. 高尔夫球场D. 公园绿地

  •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指出,从今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______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A. “三季不足”B. “两季不足、一季有余”C. “三季不足、两季有余”D. “一季不足”

  • 33.[判断题]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动力。() A 对 B 错

  • 乌鹿育种有两个成果在国内是领先的,是通过科技厅2009年专家会鉴定的。() A. 对:B. 错

  • 【单选题】创意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生产B. 创造C. 创新D. 创意

  • 4.[判断题]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A. 对B. 错

  • 63. (1.0分) 阿里的ET农业大脑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判断猪是否患病。()A. 对B. 错

  • 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A. 农业社会学B. 农村经济学C. 农村社会学D. 农业推广学

  •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A. 齐成长B. 同繁荣C. 共持续D. 行动造就未来

  • 《齐民要术》由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A. 正确B. 错误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综合利用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土壤结构、盐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种、水利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只有将它们全部调整到最佳状态,作物才能健康生长,盐碱荒地才能变成生态良田。盐碱土壤颗粒细,无正常土壤的团粒结构,板结、干硬、不透水、不透气,盐碱难以随水洗掉,于是科学家从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出发,发明一种生物基的“粘结剂”,将细小的盐碱土壤颗粒粘结成大颗粒,人造一种“团粒结构”,土壤通透性提高了,盐碱就能够被快速地淋洗掉,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工程设施和土壤改良不配套,缺少整体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不仅作物不具备生长条件,还会不断重复“脱盐返盐”的问题,改良周期长。为了决这一问题,科学家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优化各种技术参数,在各盐碱区域建立起不同治理模式。在天津、江苏、山东,针对土壤易受到海潮侵蚀,改良过的土壤容易重新返盐,科学家就筑堤建闸,控制地下水位,防止返盐,改良土壤;在山西、内蒙古,针对矿化水灌溉、渠道渗漏抬高地下水位,造成盐化土壤带,导致盐碱与干旱并存,科学家就建立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将盐分导出,重塑土壤结构,快速脱除土壤耕作层盐分,保持土壤水分。科学家还针对盐碱土壤的组成和肥力,开发出专用功能性材料、抗盐碱种子处理剂和抗逆材料,决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单一问题,开展耐盐品种筛选等,最终创建了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原则的生态修复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体系。——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7月4日、10月26日)(1)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角度,说明科学家将“盐碱荒地”改造成“生态良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2)为什么盐碱地改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