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X)n。解:(1)(X)n,(X)n(2)(X)n(3)(X)n(X)n,当(X)n。∴(X)n,则(X)n(X)n6-3 图示连接件由两片宽20mm、厚6mm的铜片与一片同样宽厚的钢片在B处连接而成。已知钢与铜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 = 200GPa,Ec = 105GPa,钢片与铜片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试求E和B处的位移。解:mm(X)nmm6-4 长为1.2m、横截面面积为(X)nm的铝制筒放置在固定刚块上,直径为15.0mm的钢杆BC悬挂在铝筒顶端的刚性板上,若二者轴线重合、载荷作用线与轴线一致,且已知钢和铝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 200Gpa,E = 70GPa,F = 60kN。试求钢杆上C处位移。解:(X)n(其中u2 = 0)∴ (X)nmm钢杆(X)nmm6-5 变截面圆锥杆下端B处固定,上端A处承受外力偶矩T作用,如图所示,试证明A端扭转角表达式为解:M = T6-6 试比较图示二梁的受力、内力(弯矩)、变形和位移,总结从中所得到的结论。解:两者弯矩相同,挠曲线曲率相同,但(b)梁的最大挠度比(a)梁要大,即不相等。6-7 对于图a、b、c、d所示的坐标系,小挠度微分方程可写成形式有以下四种。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A. 图b和c; B. 图b和a; C. 图b和d; D. 图c和d。
位移 。
。
解:(1) ,
,
(2)
(3)
 ,当
,当 。∴
。∴ ,则
,则
 6-3  图示连接件由两片宽20mm、厚6mm的铜片与一片同样宽厚的钢片在B处连接而成。已知钢与铜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 = 200GPa,Ec = 105GPa,钢片与铜片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试求E和B处的位移。
6-3  图示连接件由两片宽20mm、厚6mm的铜片与一片同样宽厚的钢片在B处连接而成。已知钢与铜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 = 200GPa,Ec = 105GPa,钢片与铜片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试求E和B处的位移。
解:mm
 mm
mm
6-4  长为1.2m、横截面面积为 m的铝制筒放置在固定刚块上,直径为15.0mm的钢杆BC悬挂在铝筒顶端的刚性板上,若二者轴线重合、载荷作用线与轴线一致,且已知钢和铝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 200Gpa,E = 70GPa,F = 60kN。试求钢杆上C处位移。
m的铝制筒放置在固定刚块上,直径为15.0mm的钢杆BC悬挂在铝筒顶端的刚性板上,若二者轴线重合、载荷作用线与轴线一致,且已知钢和铝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 200Gpa,E = 70GPa,F = 60kN。试求钢杆上C处位移。
解: (其中u2 = 0)
(其中u2 = 0)
∴   mm
mm
钢杆 mm
mm
6-5 变截面圆锥杆下端B处固定,上端A处承受外力偶矩T作用,如图所示,试证明A端扭转角表达式为
解:M = T
6-6 试比较图示二梁的受力、内力(弯矩)、变形和位移,总结从中所得到的结论。
解:
两者弯矩相同,挠曲线曲率相同,但(b)梁的最大挠度比(a)梁要大,即不相等。
6-7 对于图a、b、c、d所示的坐标系,小挠度微分方程可写成形式有以下四种。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图b和c;B. 图b和a;
C. 图b和d;
D. 图c和d。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答案是 D 。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梁的小挠度微分方程形式的理解,以及不同坐标系设定对微分方程形式的影响。
解题核心思路:
- 小挠度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EI \frac{d^4 y}{dx^4} = q(x)$
 其中,$y$ 是挠度,$x$ 轴沿梁的轴线方向,$y$ 轴垂直于梁的轴线。
- 关键判断依据:坐标系的设定是否符合推导小挠度方程时的默认假设(如坐标轴方向、原点位置等)。
- 排除干扰项:若坐标系方向与标准设定不一致(如坐标轴旋转、方向相反等),方程形式可能改变。
破题关键点:
- 明确标准小挠度方程的坐标系方向。
- 对比选项中各图的坐标系与标准设定是否一致。
选项分析
图a
若图a的坐标系中,$y$ 轴方向与标准设定相反(例如向下为正),则微分方程中的符号可能改变,导致形式错误。
图b
若图b的坐标系与标准设定一致($x$ 轴沿梁轴线,$y$ 轴垂直向上),则方程形式正确。但需结合其他图综合判断。
图c
若图c的坐标系严格遵循标准设定($x$ 轴沿梁轴线,$y$ 轴垂直向上),则方程形式正确。
图d
若图d的坐标系原点位置改变(如设在梁的中点),但坐标轴方向仍与标准一致,则方程形式不变。
结论
图c和图d 的坐标系设定符合小挠度微分方程的标准推导条件,因此方程形式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