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经济统计与EXCEL的统计分析》在线作业某企业2014年完成产值2000元,2015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A.105.5%B.105%C.115.5%D.15.5%标准答案:B相关系数r=0表示()A.不存在相关关系B.存在平衡关系C.两变量独立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标准答案:D某地区2001-2005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的粮食数量的动态数列是()。A.绝对数的时期数列B.绝对数的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动态数列D.平均指标动态数列标准答案:C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102%×105%×108%×107%)-100%B.102%×105%×108%×107%C.2%×5%×8%×7%D.(2%×5%×8%×7%)-100%标准答案:A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回归关系D.随机关系标准答案:B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A.85.7%B.9..5%C.10..5%D.116.7%标准答案:B下列在生产过程中,()不属于“中间消耗”。A.原材料消耗支出B.保险费支出C.办公用品费支出D.生产税支出标准答案:D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A.平均数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标准答案:C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标准答案:D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D.工人体重标准答案:B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増减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B.品质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标准答案:C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A.平均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时点数列D.时期数列标准答案:D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A.无相关关系B.无直线相关关系C.无曲线相关关系D.中度相关关系标准答案:B某企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推差为350元:2015年职工平均工资较之增长了40%,标准差为40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差异()。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比较标准答案:B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A.增加两倍B.增加到两倍C.增加四倍D.增加到四倍标准答案:D统计表的主词是指()。A.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栏标题标准答案:A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标准答案:B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标准答案:A随机抽出10.个工人,占全体工人1%,工龄不到一年的比重为10%。在概率为0.9545时,计算工龄不到一年的工人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A.0.6%B.6%C.0.9%D.3%标准答案:B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大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小。标准答案:B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标准答案:AD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A.1.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B.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6.3%C.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8.4.、44.3%、27.3%D.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4.2%E.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4.1%和65.9%标准答案:ABD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容量C.抽样方法D.总体的极差E.总体的平均数标准答案:ABC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B.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标准答案:BCD在抽样推断中,反映全及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是()A.总体平均数B.总体成数C.总体方差D.极限误差E.概率度标准答案:ABC直线回归分析中()。A.自变量是可确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标准答案:ABDE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C.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D.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E.相邻两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标准答案:AC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B.2010年10月30日出生的婴儿C.2010年10月30日死亡的人D.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E.2010年10月26出生,11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标准答案:BDE中位数是()。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标准答案:ADE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可确定()A.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B.两变量的相关方向C.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D.两变量的相关密切程度E.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加值标准答案:ABE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T.对F.错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T.对F.错标准答案:B加权算术平均数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T.对F.错标准答案:B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B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是研究抽象化的数量,而数学则是研究特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T.对F.错标准答案:B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一致的。T.对F.错标准答案:B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T.对F.错标准答案:A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对于两个算术平均数不等的数列,可直接通过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大小。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众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B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T.对F.错标准答案:A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A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A.错误B.正确标准答案:B一个指标肯定不是指标体系,多个指标肯定是指标体系。T.对F.错标准答案:B异距数列就是各组组距都不相等的组距数列。T.对F( )
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经济统计与EXCEL的统计分析》在线作业某企业2014年完成产值2000元,2015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
A.10
5.5%
B.105%
C.11
5.5%
D.1
5.5%标准答案:B相关系数r=0表示()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存在平衡关系
C.两变量独立
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标准答案:D某地区2001-2005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的粮食数量的动态数列是()。
A.绝对数的时期数列
B.绝对数的时点数列
C.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D.平均指标动态数列标准答案:C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5%×8%×7%
D.(2%×5%×8%×7%)-100%标准答案:A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标准答案:B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
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8
5.7%
B.
9..5%
C.1
0..5%
D.11
6.7%标准答案:B下列在生产过程中,()不属于“中间消耗”。
A.原材料消耗支出
B.保险费支出
C.办公用品费支出
D.生产税支出标准答案:D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标准答案:C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
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标准答案:D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标准答案:B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増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标准答案:C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时点数列
D.时期数列标准答案:D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
A.无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关关系
C.无曲线相关关系
D.中度相关关系标准答案:B某企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推差为350元:2015年职工平均工资较之增长了40%,标准差为40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差异()。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标准答案:B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到四倍标准答案:D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A.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标准答案:A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标准答案:B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标准答案:A随机抽出1
0.个工人,占全体工人1%,工龄不到一年的比重为10%。在概率为0.9545时,计算工龄不到一年的工人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
A.
0.6%
B.6%
C.
0.9%
D.3%标准答案:B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大
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
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
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小。标准答案:B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标准答案:AD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A.
1.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B.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
6.3%
C.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
8.
4.、44.3%、2
7.3%
D.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
4.2%
E.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
4.1%和6
5.9%标准答案:ABD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容量
C.抽样方法
D.总体的极差
E.总体的平均数标准答案:ABC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B.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标准答案:BCD在抽样推断中,反映全及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是()
A.总体平均数
B.总体成数
C.总体方差
D.极限误差
E.概率度标准答案:ABC直线回归分析中()。
A.自变量是可确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标准答案:ABDE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C.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标准答案:AC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10年10月30日出生的婴儿
C.2010年10月30日死亡的人
D.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2010年10月26出生,11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标准答案:BDE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标准答案:ADE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可确定()
A.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D.两变量的相关密切程度
E.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加值标准答案:ABE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
T.对
F.错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T.对
F.错标准答案:B加权算术平均数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T.对
F.错标准答案:B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是研究抽象化的数量,而数学则是研究特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
T.对
F.错标准答案:B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T.对
F.错标准答案:B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T.对
F.错标准答案:A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对于两个算术平均数不等的数列,可直接通过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大小。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众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
T.对
F.错标准答案:A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一个指标肯定不是指标体系,多个指标肯定是指标体系。
T.对
F.错标准答案:B异距数列就是各组组距都不相等的组距数列。
T.对F( )
A.10
5.5%
B.105%
C.11
5.5%
D.1
5.5%标准答案:B相关系数r=0表示()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存在平衡关系
C.两变量独立
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标准答案:D某地区2001-2005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的粮食数量的动态数列是()。
A.绝对数的时期数列
B.绝对数的时点数列
C.相对指标动态数列
D.平均指标动态数列标准答案:C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102%×105%×108%×107%)-100%
B.102%×105%×108%×107%
C.2%×5%×8%×7%
D.(2%×5%×8%×7%)-100%标准答案:A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标准答案:B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
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8
5.7%
B.
9..5%
C.1
0..5%
D.11
6.7%标准答案:B下列在生产过程中,()不属于“中间消耗”。
A.原材料消耗支出
B.保险费支出
C.办公用品费支出
D.生产税支出标准答案:D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样本平均数或样本成数的()。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标准答案:C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A.位置居中
B.数值最大
C.出现次数较多
D.出现次数最多标准答案:D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标准答案:B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増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标准答案:C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时点数列
D.时期数列标准答案:D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
A.无相关关系
B.无直线相关关系
C.无曲线相关关系
D.中度相关关系标准答案:B某企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为3500元,标推差为350元:2015年职工平均工资较之增长了40%,标准差为40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差异()。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标准答案:B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到四倍标准答案:D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A.统计表所要说明的对象
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C.横行标题
D.纵栏标题标准答案:A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标准答案:B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
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
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标准答案:A随机抽出1
0.个工人,占全体工人1%,工龄不到一年的比重为10%。在概率为0.9545时,计算工龄不到一年的工人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
A.
0.6%
B.6%
C.
0.9%
D.3%标准答案:B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A.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大
B.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
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越小
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方程的实用价值小。标准答案:B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标准答案:AD下列指标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A.
1.81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1.48%
B.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80年的23
6.3%
C.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
8.
4.、44.3%、2
7.3%
D.1990年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6
4.2%
E.1990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
4.1%和6
5.9%标准答案:ABD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
A.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容量
C.抽样方法
D.总体的极差
E.总体的平均数标准答案:ABC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A.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B.工人按出勤率状况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D.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标准答案:BCD在抽样推断中,反映全及总体特征的综合指标是()
A.总体平均数
B.总体成数
C.总体方差
D.极限误差
E.概率度标准答案:ABC直线回归分析中()。
A.自变量是可确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线性相关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标准答案:ABDE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
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C.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D.相邻两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E.相邻两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标准答案:AC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10年10月30日出生的婴儿
C.2010年10月30日死亡的人
D.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2010年10月26出生,11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标准答案:BDE中位数是()。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标准答案:ADE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的b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可确定()
A.两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因变量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D.两变量的相关密切程度
E.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加值标准答案:ABE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
T.对
F.错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T.对
F.错标准答案:B加权算术平均数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T.对
F.错标准答案:B抽样平均误差反映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每次抽样的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统计是研究抽象化的数量,而数学则是研究特定对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
T.对
F.错标准答案:B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T.对
F.错标准答案:B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T.对
F.错标准答案:A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对于两个算术平均数不等的数列,可直接通过标准差来比较其标志变动程度大小。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众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
T.对
F.错标准答案:A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A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A.错误
B.正确标准答案:B一个指标肯定不是指标体系,多个指标肯定是指标体系。
T.对
F.错标准答案:B异距数列就是各组组距都不相等的组距数列。
T.对F( )
题目解答
答案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