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东南亚 9-|||-13-|||-18-|||-东亚 8 11-|||-1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7 2015年目标-|||-1013 .2008-2013 年-|||-西亚 3 10 .2000-2005 年-|||-7-|||-北非 2-|||-4-|||-发展中地区(总体) 10-|||-17-|||-20-|||-0 10 20 30 40-|||-全球发展中地区饥饿人口的比例示意图(百分比%)-|||-2000-2013 年间,当地人民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C 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西亚

题目解答
答案
:1990至2002年间,西亚饥饿人口比例不降反升。故选D。
D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以及根据时间变化判断地区饥饿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的能力。
解题核心:比较同一地区在不同年份的饥饿人口比例,若比例上升则说明食物获取状况恶化。
关键点:需注意题目中数据对应的时间段(2000-2005年与2013年),并排除干扰项(如“2008-2013年目标”为参考目标值)。
数据整理与对比
- 西亚:2000-2005年为3%,2013年为10% → 比例上升(3% → 10%)。
- 东南亚:2000-2005年为9%,2013年为13% → 比例上升。
- 东亚:2000-2005年为8%,2013年为11% → 比例上升。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2000-2005年为7%,2013年为10% → 比例上升。
- 撒哈拉以南非洲:数据未直接给出,但选项中未提及该地区比例变化。
选项分析
- D(西亚):唯一明确显示比例从3%升至10%的地区,符合“食物获取状况恶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