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编秩时,各等级平均秩次为() A. 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限B. 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下限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下限C. 之差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下限D. 的均数
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编秩时,各等级平均秩次为()
- A. 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限
- B. 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下限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下限
- C. 之差该等级秩次范围的上下限
- D. 的均数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等级资料秩和检验中编秩方法的理解,特别是如何确定各等级的平均秩次。
解题核心思路:
秩和检验中,当数据为等级资料时,需将每个等级转换为对应的秩次。若某等级对应连续的秩次范围(如秩次1~3),则该等级的平均秩次应为该范围上下限的平均值。
破题关键点:
- 明确“平均秩次”的定义:秩次范围的上下限之和的一半。
- 排除干扰选项:选项A(上限)、B(下限)、C(差值)均不符合平均秩次的计算逻辑。
在秩和检验中,当数据按等级分组时,每个等级对应一个连续的秩次范围。例如:
- 等级1对应秩次1~3,则平均秩次为 $\frac{1+3}{2}=2$;
- 等级2对应秩次4~6,则平均秩次为 $\frac{4+6}{2}=5$。
关键步骤:
- 确定秩次范围:明确每个等级对应的秩次上下限。
- 计算平均秩次:对每个等级的秩次范围,取上下限的平均值,即 $\text{平均秩次} = \frac{\text{上限} + \text{下限}}{2}$。
选项D“的均数”正确体现了这一计算过程,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