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填空题[1]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 始终相切。[2]齿轮传动[1]的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 ,齿轮传动也越[3]仿形法加工齿轮,根据被加工齿轮的 ,[4]在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被加工齿轮的齿数较少,则可能出现[5]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 P=i5.7mm,齿顶圆的直径为⑹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特点是 和 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等于 。[7]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 、[8]标准齿轮标准安装时,两轮的节圆与 重合;啮合角等于 角。[9]基圆越小,渐开线越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趋 ,基圆内产生渐开线。[10]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定与 相切。[11]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12]齿轮的切削加工方法分为成型法和 法。[13]一对齿轮的传动比与两齿廓接触点处公法线分割连心线所得两线段的长度成 比,这一关系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4]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 和范成法两类。[15]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z=72,全齿高 h=18mm,则齿轮的模数 m= ,分度圆直径 d= 。[1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正确的啮合条件是使两轮的模数和 分别相等。[1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 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18]已知一渐开线的基圆半径为 宀则渐开线在基圆上的点的压力角为 ,该点的曲率半径为 。[19]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啮合传动中,若其实际中心距 a'稍大于其理论中心距 a,则它们的传动比i ,重合度&将 。[20]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21]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22]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23]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24]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 ,越远离基圆压力角 ,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25]渐 开 线 上 任 一 点 的 法 线 与 基 圆 , 渐 开 线 各 点 的 曲 率 半 径 是的。[26]渐开线齿廓之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的传动比传动,其传动比不仅与 半径成反比,也与其 半径成反比,还与 半径成反比。[27]标准齿轮的特点是分度圆上的齿厚 S= 。[28]如果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模数取的是 值,齿厚和齿间宽度的齿轮,就称为标准齿轮。[29]齿数是计算齿轮各圆尺寸的基本参数,各个圆的直径与齿数成 。[30] 、 和 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参数和依据。[31]基圆相同,渐开线的特点完全相同。基圆越小,渐开线越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趋 。基圆内 产生渐开线。[32]渐开线的几何形状与 的大小有关,它的直径越大,渐开线的曲率[33]重合度的大小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 的对数的多少,重合度越大,传动越,承载能力越 。[34]齿轮若发生根切,将会导致齿根 ,重合度 ,故应避免。[35]根据加工原理不同,齿轮轮齿的加工分为 法和 法两类。[36]一对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37]对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有: a , *a= , C*= ,因此,只要给出齿轮的 和 ,即可计算出齿轮的几何尺寸。[38]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主要是分度圆上的 和 、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全齿高和其它参数不变。[39]分度圆齿距 p 与 的比值定为标准值,称为 。[40]一 对 渐 开 线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正 确 啮 合 的 条 件 是 和 m=4mm,分度圆压力角 =20,按标准齿轮传动,试计算:1标准中心距a ;2齿轮2的基圆半径rb2、齿顶圆半径ra2、节圆半径「2、分度圆上的齿厚 S2、分度圆上的齿 距P2 。[3]技术革新需要一对传动比为 3的直齿圆柱齿轮,现找到两个齿形角为 20°的直齿轮,经测量齿数分别为 zi=20, Z2=60,齿顶圆直径 dai=55mm da2=186mm试问这两个齿轮是否能配对使用?为什么?[4]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 a=200mm,传动比ii2=4,大齿轮齿数Z2=80, ha =1.0。试计算小齿轮的齿数 Z1,齿轮的模数 m,分度圆直径di、d2,齿顶圆直径dal、da2。[5]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 dai= 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 =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6]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1丢失,测出其中心距 a=150 mm ,齿轮2的齿数Z2=42和齿顶圆直径da2=132 mm ,先需配制齿轮1,试确定齿轮1的主要尺寸。[7]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a =20°, m=4mm ,传动比 也=3,中心距a=144mm。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8]一对外啮合齿轮标准直齿圆柱挂齿轮传动,测得其中心距为 160mm,两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20 , Z2=44,求两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9]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 a=150mm,齿数Z1=20 , Z仁80,齿顶高系数ha* =1,压力角=20° 。试求这对齿轮的模数 m,传动比i12,节圆直径[2]及啮合角。[10]试设计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已知 z, 21,z2 32, m 2mm,实际中心距为55mm,该对齿轮能否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11]今测得一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da=208mm,齿根圆直径df =172m m,齿数z=24。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和齿顶高系数。[12]试比较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在什么条件下基圆大于齿根 圆?什么条件下基圆小于齿根圆?[13]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m 3mm,Z1 19,Z2 41,试计算这对齿轮的分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顶隙、中心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齿厚 和齿槽宽。
填空题[1]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 始终相切。[2]齿轮传动[1]的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 ,齿轮传动也越[3]仿形法加工齿轮,根据被加工齿轮的 ,[4]在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若被加工齿轮的齿数较少,则可能出现[5]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距 P=i5.7mm,齿顶圆的直径为⑹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特点是 和 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等于 。[7]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 、[8]标准齿轮标准安装时,两轮的节圆与 重合;啮合角等于 角。[9]基圆越小,渐开线越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趋 ,基圆内产生渐开线。[10]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定与 相切。[11]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 。[12]齿轮的切削加工方法分为成型法和 法。[13]一对齿轮的传动比与两齿廓接触点处公法线分割连心线所得两线段的长度成 比,这一关系称为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4]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 和范成法两类。[15]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z=72,全齿高 h=18mm,则齿轮的模数 m= ,分度圆直径 d= 。[16]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正确的啮合条件是使两轮的模数和 分别相等。[1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 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18]已知一渐开线的基圆半径为 宀则渐开线在基圆上的点的压力角为 ,该点的曲率半径为 。[19]一对渐开线标准齿轮啮合传动中,若其实际中心距 a'稍大于其理论中心距 a,则它们的传动比i ,重合度&将 。[20]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21]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22]负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23]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 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槽宽。[24]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 ,越远离基圆压力角 ,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25]渐 开 线 上 任 一 点 的 法 线 与 基 圆 , 渐 开 线 各 点 的 曲 率 半 径 是的。[26]渐开线齿廓之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的传动比传动,其传动比不仅与 半径成反比,也与其 半径成反比,还与 半径成反比。[27]标准齿轮的特点是分度圆上的齿厚 S= 。[28]如果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 ,模数取的是 值,齿厚和齿间宽度的齿轮,就称为标准齿轮。[29]齿数是计算齿轮各圆尺寸的基本参数,各个圆的直径与齿数成 。[30] 、 和 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参数和依据。[31]基圆相同,渐开线的特点完全相同。基圆越小,渐开线越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趋 。基圆内 产生渐开线。[32]渐开线的几何形状与 的大小有关,它的直径越大,渐开线的曲率[33]重合度的大小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 的对数的多少,重合度越大,传动越,承载能力越 。[34]齿轮若发生根切,将会导致齿根 ,重合度 ,故应避免。[35]根据加工原理不同,齿轮轮齿的加工分为 法和 法两类。[36]一对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 。[37]对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有: a , *a= , C*= ,因此,只要给出齿轮的 和 ,即可计算出齿轮的几何尺寸。[38]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主要是分度圆上的 和 、齿顶高和齿根高发生了变化,全齿高和其它参数不变。[39]分度圆齿距 p 与 的比值定为标准值,称为 。[40]一 对 渐 开 线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正 确 啮 合 的 条 件 是 和 m=4mm,分度圆压力角 =20,按标准齿轮传动,试计算:1标准中心距a ;2齿轮2的基圆半径rb2、齿顶圆半径ra2、节圆半径「2、分度圆上的齿厚 S2、分度圆上的齿 距P2 。[3]技术革新需要一对传动比为 3的直齿圆柱齿轮,现找到两个齿形角为 20°的直齿轮,经测量齿数分别为 zi=20, Z2=60,齿顶圆直径 dai=55mm da2=186mm试问这两个齿轮是否能配对使用?为什么?[4]已知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 a=200mm,传动比ii2=4,大齿轮齿数Z2=80, ha =1.0。试计算小齿轮的齿数 Z1,齿轮的模数 m,分度圆直径di、d2,齿顶圆直径dal、da2。[5]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22、Z2=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 dai= 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 =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6]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1丢失,测出其中心距 a=150 mm ,齿轮2的齿数Z2=42和齿顶圆直径da2=132 mm ,先需配制齿轮1,试确定齿轮1的主要尺寸。[7]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标准渐开线正常齿轮的a =20°, m=4mm ,传动比 也=3,中心距a=144mm。试求两齿轮的齿数、分度圆半径、齿顶圆半径、齿根圆半径。[8]一对外啮合齿轮标准直齿圆柱挂齿轮传动,测得其中心距为 160mm,两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1=20 , Z2=44,求两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9]已知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 a=150mm,齿数Z1=20 , Z仁80,齿顶高系数ha* =1,压力角=20° 。试求这对齿轮的模数 m,传动比i12,节圆直径[2]及啮合角。[10]试设计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已知 z, 21,z2 32, m 2mm,实际中心距为55mm,该对齿轮能否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11]今测得一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顶圆直径 da=208mm,齿根圆直径df =172m m,齿数z=24。试确定该齿轮的模数和齿顶高系数。[12]试比较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和齿根圆,在什么条件下基圆大于齿根 圆?什么条件下基圆小于齿根圆?[13]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m 3mm,Z1 19,Z2 41,试计算这对齿轮的分圆直径、齿顶高、齿根高、顶隙、中心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基圆直径、齿距、齿厚 和齿槽宽。
题目解答
答案
[1][答案]1 )计算齿轮的模数。因齿轮为标准渐开线齿轮,故有:ha*=1.0, c* = 0.25, a= 20°t da1=m(Z1+2ha*)m=da〃(Z1+2ha* )=78/(24+2 1)=3mm2)计算大齿轮的齿数。a= m(z i+Z2)/2二 Z2=2 am-z 1=2 X150/3-24=76 故大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为:Z2=76 , m=3mm , ha*=1.0 , c* = 0.25, a= 20[2][ 答案](1)a=m/2(Z1+Z2)=4/2(23+37)=120(mm)( 2) rb2=mZ2 cos /2 =4 37 cos20 /2=69.537(mm) ra2= r2+ha*m=4/2 37+1 4=78(mm) r2 = r2 =4/2 37=74(mm) S2= /2 m=6.283(mm)p2= m=12.566(mm)[3][答案]*dai m1z1 2 ham! mi=dai/(zi+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