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次印模法取模时,可以先用一种流动性差的印模材料取初印模,然后将初印模工作面均匀刮除( ),这个初印模就相当于个别托盘,再用流动性好的材料取终印模。A. 0.1-0.5mmB. 0.5-1.0mmC. 1.0-1.5mmD. 1.5-2.0mmE. 2.0-2.5mm
二次印模法取模时,可以先用一种流动性差的印模材料取初印模,然后将初印模工作面均匀刮除( ),这个初印模就相当于个别托盘,再用流动性好的材料取终印模。
A. 0.1-0.5mm
B. 0.5-1.0mm
C. 1.0-1.5mm
D. 1.5-2.0mm
E. 2.0-2.5mm
题目解答
答案
B. 0.5-1.0mm
解析
二次印模法是口腔修复中常用的取模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两次取模提高精确度。本题考查的是初印模刮除厚度的关键参数。
破题关键在于理解:
- 初印模的作用:流动性差的材料用于初步固定,刮除后形成个别托盘。
- 刮除厚度需平衡终印模材料的流动性和初印模的结构稳定性。
- 临床标准:通常刮除0.5-1.0mm,确保终印模材料充分填充,同时保留足够的结构强度。
二次印模法步骤解析
- 初印模制取:使用流动性差的材料(如普通藻酸盐)取模,形成初步印模。
- 刮除工作面:将初印模与口腔接触的工作面均匀刮除一定厚度,使其成为个别托盘。
- 终印模制取:在刮除后的托盘上放置流动性好的材料(如高流动性藻酸盐或硅橡胶),重新取模,获得更精确的解剖结构。
厚度选择依据
- 过薄(如0.1-0.5mm):终印模材料无法充分流动,影响细节。
- 过厚(如1.5-2.5mm):初印模结构易变形,终印模精度降低。
- 0.5-1.0mm:既保证终印模材料的流动性,又维持初印模的稳定性,是临床推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