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题目解答
答案
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 (1)种植抗病品种:各地应根据当地小种的组成选用抗病品种。 (2)减少菌源:一是不用带病种子。二是处理病稻草。三是带菌种子消毒。 (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不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一般比例以1:0.3:0.5为宜。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作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康,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酌情施肥。科学排灌,分蘖期浅灌,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 (4)药物防治:三环唑、稻瘟灵(富士一号)、使百克、春雷霉素等药剂可用于稻瘟病的防治。
解析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是农业生产的重点内容,考查学生对病害综合防治措施的理解。解题核心在于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需从抗病品种、菌源控制、栽培管理、药剂辅助四方面入手。关键点在于理解各措施间的协同作用,而非单一方法。
防治策略框架
核心思路: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病原菌为核心,结合健康栽培和药剂辅助,构建综合防治体系。
1. 种植抗病品种
- 关键:根据当地稻瘟病菌小种组成选择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
- 作用:从源头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化学防治依赖。
2. 减少菌源
方法一:种子处理
- 不用带病种子:避免种植染病种子,减少初侵染源。
方法二:病稻草处理
- 焚烧或堆沤:处理病稻草,阻断病菌传播链。
方法三:种子消毒
- 药剂浸种:用咪鲜胺等药剂处理种子,杀灭表面病菌。
3. 改进栽培管理
肥水管理
- 施肥原则:氮磷钾比例1:0.3:0.5,增施硅肥(如草木灰)。
- 施肥时机:基肥足、追肥早,避免后期过量施氮。
水分管理
- 分蘖期浅灌:促进根系发育。
- 晒田控苗: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减少无效分蘖。
4. 药剂防治
推荐药剂
- 三环唑(预防为主,持效期长)
- 稻瘟灵(发病初期使用,治疗效果佳)
- 春雷霉素(生物制剂,环保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