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野营训练.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参加野营训练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路程(千米)-|||-40-|||-35-|||-30-|||-乙-|||-25-|||-20-|||-15-|||-10-|||-5-|||-0 甲-|||-7时 8时 9时 时间(1)李明是( )时从甲地出发的,( )时到达乙地的.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 )千米.(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 )小时.(3)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比他第一个30分钟走的路程多多少千米?(4)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野营训练.
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参加野营训练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1)李明是( )时从甲地出发的,( )时到达乙地的.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 )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 )小时.
(3)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比他第一个30分钟走的路程多多少千米?
(4)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题目解答
答案
解:
(1)答:李明是7时从甲地出发的,9时到达乙地的.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30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8.5-8=0.5(小时).
答:李明在中途停留了0.5小时.
(3)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走了:30-15=15(千米),
他第一个30分钟走了:10千米,
所以,最后30分钟走的路程比他第一个30分钟走的路程多:15-10=5(千米).
答:李明在骑车行驶的最后30分钟走了15千米,比他第一个30分钟走的路程多5千米
(4)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30÷2=15(千米/小时),
答:李明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1)7时;9时;30千米;(2)0.5小时;(3)15千米;多5千米;(4)15千米/小时.
解决本题关键是看懂图,找出李明各个时间的状态,进而求解;李明在中途停留体现在图象上就是时间在变化,而路程没有发生变化,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这一点.
解析
步骤 1:确定出发和到达时间及两地间路程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7时从甲地出发,9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30千米。
步骤 2:计算中途停留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8时到8.5时之间没有行驶,因此停留了0.5小时。
步骤 3:计算最后30分钟和第一个30分钟的行驶路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8.5时到9时之间行驶了30-15=15千米,第一个30分钟行驶了10千米,因此最后30分钟比第一个30分钟多行驶了15-10=5千米。
步骤 4:计算平均速度
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是30千米,总时间是2小时,因此平均速度是30千米/2小时=15千米/小时。
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7时从甲地出发,9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30千米。
步骤 2:计算中途停留时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8时到8.5时之间没有行驶,因此停留了0.5小时。
步骤 3:计算最后30分钟和第一个30分钟的行驶路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李明在8.5时到9时之间行驶了30-15=15千米,第一个30分钟行驶了10千米,因此最后30分钟比第一个30分钟多行驶了15-10=5千米。
步骤 4:计算平均速度
从甲地到乙地的总路程是30千米,总时间是2小时,因此平均速度是30千米/2小时=15千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