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42)锥齿轮传动中,两轴线之间的交角用得最广泛的是 C 。A.60 B. 75 C.90 D. 120(43)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A 。A.大端模数B.小端模数C.平均模数D.求出平均模数后圆整所得的模数(44)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等于 B 。A. z/sin3B. z/cos C. z/ta n D. z/cos(45)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按当量圆柱齿轮的公式进行计算,这个当量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是锥齿 轮的 B 。A.实际齿数,大端模数 B.当量齿数,平均模数⏺选择题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46)锥齿轮的当量齿数 C 实际齿数。bi 80mm, b? 75mm,则该传动的齿宽系数 d等于 D⏺(60)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BA.小端模数C.齿宽中点法向模数 D.齿宽中点的平均模数(61)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宜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A.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C.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62)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材料弹性系数A.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C.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63)因发生全齿折断而失效的齿轮,通常是A.人字齿轮 B.⏺(6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轻和防止齿轮磨粒磨损的是 ―D—。A.降低滑动系数 B.减少齿面粗糙度值C.经常更换润滑油 D.降低齿面硬度(65)在齿轮热处理加工中,轮齿材料达到 D 状态时,将有利于提高齿轮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载荷作用的能力。A.齿面硬、齿芯脆 B.齿面软、齿芯脆C.齿面软、齿芯韧 D.齿面硬、齿芯韧(66)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C 。A.整体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 D.调质(67)除了调质以外,软齿面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还有 B 。A.渗碳淬火 B.正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68)齿轮计算载荷中的使用系数 Ka不包含 一对齿轮实际承受载荷的影响。A.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C.原动机性能(69)齿轮计算载荷中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A.齿轮的宽度(71)有三个齿轮,齿轮1为标准齿轮,齿轮2为正变位齿轮,齿轮 3为负变位齿轮,它们的模数、齿数和压力角均相同,则它们的齿形系数关系为C。A. YFa1YFa 2YFa3B.YFa1YFa3YFa 2C. Y Fa3Y Fa1YFa2D.YFa2Y Fa1YFa3(72)通常在一对变速齿轮传动中,两轮齿面接触应力1、2和两轮齿弯曲应力F1、 F2的关系为 A 。A. 1= 2 ,F1 F2B.1= 2, F1 F2C. H1H2 ,F1 F2D.H1H2, F1 F2(73)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z与模数mn不变,若增大螺旋角 则分度圆直径di B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一定增大或减少(74)齿轮传动中,小齿轮与大齿轮齿面硬度差应取 C 较为合理。A.小于 30HB. B.大于 30HBS C. 30 〜50HBS(75)选择齿轮毛坯的形式(锻造、铸造或轧制圆钢)的主要依据是 C 。A.齿轮精度 B.齿面硬度 C.齿轮直径 D.齿轮在轴上的布置位置(76)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选用 D 最合适。A.碳钢或合金钢调质 B.中碳合金钢渗碳淬火C.中碳钢高频淬火 D.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77)齿轮强度计算公式中,齿形系数 YFa主要受 B 影响;弹性影响系数 Ze主要受 D 影响;区域系数ZH主要受 C 影响。A.模数 B.齿数 C.啮合角 D.配对齿轮的材料(78)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直齿轮传动时,设计公式中的许用接触应力 h应取—A 代入计算,而斜齿轮传动时 H应取一C 。A.H 1和 H 2中的较小者B.H 1和 H 2中的较大者H 1 h 2C.(当 H 1 -23 H 2 时,应取 H 1 -23 H 2 )D.任何一个均可⏺(79)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时,应将 进行计算。A.较小者 B.较大者 C.平均值 D.任何一个(80)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小齿轮用 45号钢调质,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均按无限寿命计算,则在载何作用下,实际应力与许用应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A.H1H2 ,F1F2 ,H 1 H 2 ,F 1F2B.H1H2 ,F1F2 ,H 1 H 2,F 1F2C.H1H2 ,F1F2 ,H 1 H 2,F 1F2D.H1H2,F1F2,H 1 H 2,F 1F2(81)比较两个齿轮接触强度的大小可以用 B来判别;比较两个齿轮弯曲强度的大小可以用D来判别。⏺⏺A.比较 H1和H2较小者强度高B.比较一口和一匸较大者强度高H1 H2⏺C.比较F1和F2较小者强度高D.比较 一口 和 一H 较大者强度高F1 F2⏺(82)两对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同,受载大小相同,工作条件相同。判断它们接触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C ;判别它们弯曲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BB.模数m的大小C.中心距a的大小(83)对轮齿进行齿顶修缘的目的是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C.减少动载荷(84)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CF 。A.两轮的接触强度相等C.轮1的接触强度比轮2小E.轮1的弯曲强度比轮2大(85)受载较大的软齿面钢制轮齿发生塑性变形时,由于主动轮齿面摩擦力的方向C 节线,故齿面⏺出现 B ;而从动轮齿面上摩擦力的方向 A 节线,故齿面出现 D⏺A.齿面点蚀B.轮齿折断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87)C 传动可以实现平面上直角相交两轴间的传动A带 B圆柱齿轮 C圆锥齿轮 D蜗杆(88)B 方案的机械传动装置较为合理。A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B电动机一蜗杆传动一齿轮转动一工作机C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带传动一工作机D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89)机械传动的最大功率之所以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C ;蜗杆传动是由于带和链传动是受 B 影响。A发热严重B轮廓尺寸过大C载荷分布不均(90)机械传动的最高速度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B ,蜗杆传动是由于 C ;是 A 。A离心力大 B动载荷大 C难以实现热平衡(91)齿面硬度小于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计算,一般按 B 强度设计。而校核 —弯曲应力是以 D 作计算点的,而接触应力是以 E 作计算点的。A弯曲 B接触 C齿顶 D齿根 E节点(92)图10-2中三个从动齿轮转速 n2、扭矩T2、轴承间距L与 都相同的情况下, ―B径向力最大。⏺(c)⏺二填空题(1)钢制齿轮,由于渗碳淬火后热处理变形大,一般须经过 磨齿 加工,否则不能保证齿轮精度。(2)对于开式齿轮传动, 虽然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 ,但目前尚无成熟可靠的 抗磨损 计算方法,目前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作为设计准则。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 模数 。(3)圆柱齿轮设计时,齿宽系数 d b/di,当b愈宽,承载能力也愈 大,但使 载荷分布不均现象严重。选择 d的原则是:两齿面均为硬齿面时, d取偏 小 值:精度高时, d取偏 大 值( )
2(42)锥齿轮传动中,两轴线之间的交角用得最广泛的是 C 。
A.60
B. 75
C.90
D. 120(43)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A 。
A.大端模数
B.小端模数
C.平均模数
D.求出平均模数后圆整所得的模数(44)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等于 B 。
A. z/sin3
B. z/cos
C. z/ta n
D. z/cos(45)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按当量圆柱齿轮的公式进行计算,这个当量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是锥齿 轮的 B 。
A.实际齿数,大端模数
B.当量齿数,平均模数⏺选择题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46)锥齿轮的当量齿数 C 实际齿数。bi 80mm, b? 75mm,则该传动的齿宽系数 d等于 D⏺(60)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B
A.小端模数
C.齿宽中点法向模数
D.齿宽中点的平均模数(61)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宜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
A.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
C.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62)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材料弹性系数
A.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C.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63)因发生全齿折断而失效的齿轮,通常是
A.人字齿轮
B.⏺(6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轻和防止齿轮磨粒磨损的是 ―D—。
A.降低滑动系数
B.减少齿面粗糙度值
C.经常更换润滑油
D.降低齿面硬度(65)在齿轮热处理加工中,轮齿材料达到 D 状态时,将有利于提高齿轮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载荷作用的能力。
A.齿面硬、齿芯脆
B.齿面软、齿芯脆
C.齿面软、齿芯韧
D.齿面硬、齿芯韧(66)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C 。
A.整体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
D.调质(67)除了调质以外,软齿面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还有 B 。
A.渗碳淬火
B.正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68)齿轮计算载荷中的使用系数 Ka不包含 一对齿轮实际承受载荷的影响。
A.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
C.原动机性能(69)齿轮计算载荷中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A.齿轮的宽度(71)有三个齿轮,齿轮1为标准齿轮,齿轮2为正变位齿轮,齿轮 3为负变位齿轮,它们的模数、齿数和压力角均相同,则它们的齿形系数关系为C。
A. YFa1YFa 2YFa3
B.YFa1YFa3YFa 2
C. Y Fa3Y Fa1YFa2
D.YFa2Y Fa1YFa3(72)通常在一对变速齿轮传动中,两轮齿面接触应力1、2和两轮齿弯曲应力F1、 F2的关系为 A 。
A. 1= 2 ,F1 F2
B.1= 2, F1 F2
C. H1H2 ,F1 F2
D.H1H2, F1 F2(73)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z与模数mn不变,若增大螺旋角 则分度圆直径di B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一定增大或减少(74)齿轮传动中,小齿轮与大齿轮齿面硬度差应取 C 较为合理。
A.小于 30H
B. B.大于 30HBS
C. 30 〜50HBS(75)选择齿轮毛坯的形式(锻造、铸造或轧制圆钢)的主要依据是 C 。
A.齿轮精度
B.齿面硬度
C.齿轮直径
D.齿轮在轴上的布置位置(76)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选用 D 最合适。
A.碳钢或合金钢调质
B.中碳合金钢渗碳淬火
C.中碳钢高频淬火
D.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77)齿轮强度计算公式中,齿形系数 YFa主要受 B 影响;弹性影响系数 Ze主要受 D 影响;区域系数ZH主要受 C 影响。
A.模数
B.齿数
C.啮合角
D.配对齿轮的材料(78)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直齿轮传动时,设计公式中的许用接触应力 h应取—A 代入计算,而斜齿轮传动时 H应取一C 。
A.H 1和 H 2中的较小者
B.H 1和 H 2中的较大者H 1 h 2
C.(当 H 1 -23 H 2 时,应取 H 1 -23 H 2 )
D.任何一个均可⏺(79)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时,应将 进行计算。
A.较小者
B.较大者
C.平均值
D.任何一个(80)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小齿轮用 45号钢调质,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均按无限寿命计算,则在载何作用下,实际应力与许用应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
A.H1H2 ,F1F2 ,H 1 H 2 ,F 1F2
B.H1H2 ,F1F2 ,H 1 H 2,F 1F2
C.H1H2 ,F1F2 ,H 1 H 2,F 1F2
D.H1H2,F1F2,H 1 H 2,F 1F2(81)比较两个齿轮接触强度的大小可以用 B来判别;比较两个齿轮弯曲强度的大小可以用D来判别。⏺⏺
A.比较 H1和H2较小者强度高
B.比较一口和一匸较大者强度高H1 H2⏺
C.比较F1和F2较小者强度高
D.比较 一口 和 一H 较大者强度高F1 F2⏺(82)两对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同,受载大小相同,工作条件相同。判断它们接触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C ;判别它们弯曲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B
B.模数m的大小
C.中心距a的大小(83)对轮齿进行齿顶修缘的目的是
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减少动载荷(84)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CF 。
A.两轮的接触强度相等
C.轮1的接触强度比轮2小
E.轮1的弯曲强度比轮2大(85)受载较大的软齿面钢制轮齿发生塑性变形时,由于主动轮齿面摩擦力的方向C 节线,故齿面⏺出现 B ;而从动轮齿面上摩擦力的方向 A 节线,故齿面出现 D⏺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87)C 传动可以实现平面上直角相交两轴间的传动A带 B圆柱齿轮 C圆锥齿轮 D蜗杆(88)B 方案的机械传动装置较为合理。A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B电动机一蜗杆传动一齿轮转动一工作机C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带传动一工作机D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89)机械传动的最大功率之所以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C ;蜗杆传动是由于带和链传动是受 B 影响。A发热严重B轮廓尺寸过大C载荷分布不均(90)机械传动的最高速度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B ,蜗杆传动是由于 C ;是 A 。A离心力大 B动载荷大 C难以实现热平衡(91)齿面硬度小于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计算,一般按 B 强度设计。而校核 —弯曲应力是以 D 作计算点的,而接触应力是以 E 作计算点的。A弯曲 B接触 C齿顶 D齿根 E节点(92)图10-2中三个从动齿轮转速 n2、扭矩T2、轴承间距L与 都相同的情况下, ―B径向力最大。⏺(c)⏺二填空题(1)钢制齿轮,由于渗碳淬火后热处理变形大,一般须经过 磨齿 加工,否则不能保证齿轮精度。(2)对于开式齿轮传动, 虽然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 ,但目前尚无成熟可靠的 抗磨损 计算方法,目前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作为设计准则。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 模数 。(3)圆柱齿轮设计时,齿宽系数 d b/di,当b愈宽,承载能力也愈 大,但使 载荷分布不均现象严重。选择 d的原则是:两齿面均为硬齿面时, d取偏 小 值:精度高时, d取偏 大 值( )
A.60
B. 75
C.90
D. 120(43)直齿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A 。
A.大端模数
B.小端模数
C.平均模数
D.求出平均模数后圆整所得的模数(44)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数Zv等于 B 。
A. z/sin3
B. z/cos
C. z/ta n
D. z/cos(45)锥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按当量圆柱齿轮的公式进行计算,这个当量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是锥齿 轮的 B 。
A.实际齿数,大端模数
B.当量齿数,平均模数⏺选择题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46)锥齿轮的当量齿数 C 实际齿数。bi 80mm, b? 75mm,则该传动的齿宽系数 d等于 D⏺(60)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是 ―B
A.小端模数
C.齿宽中点法向模数
D.齿宽中点的平均模数(61)设计开式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宜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
A.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
C.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62)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材料弹性系数
A.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C.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63)因发生全齿折断而失效的齿轮,通常是
A.人字齿轮
B.⏺(64)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轻和防止齿轮磨粒磨损的是 ―D—。
A.降低滑动系数
B.减少齿面粗糙度值
C.经常更换润滑油
D.降低齿面硬度(65)在齿轮热处理加工中,轮齿材料达到 D 状态时,将有利于提高齿轮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载荷作用的能力。
A.齿面硬、齿芯脆
B.齿面软、齿芯脆
C.齿面软、齿芯韧
D.齿面硬、齿芯韧(66)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C 。
A.整体淬火
B.表面淬火
C.渗碳淬火
D.调质(67)除了调质以外,软齿面齿轮常用的热处理方法还有 B 。
A.渗碳淬火
B.正火
C.渗氮
D.碳氮共渗(68)齿轮计算载荷中的使用系数 Ka不包含 一对齿轮实际承受载荷的影响。
A.齿轮制造及装配误差
C.原动机性能(69)齿轮计算载荷中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A.齿轮的宽度(71)有三个齿轮,齿轮1为标准齿轮,齿轮2为正变位齿轮,齿轮 3为负变位齿轮,它们的模数、齿数和压力角均相同,则它们的齿形系数关系为C。
A. YFa1YFa 2YFa3
B.YFa1YFa3YFa 2
C. Y Fa3Y Fa1YFa2
D.YFa2Y Fa1YFa3(72)通常在一对变速齿轮传动中,两轮齿面接触应力1、2和两轮齿弯曲应力F1、 F2的关系为 A 。
A. 1= 2 ,F1 F2
B.1= 2, F1 F2
C. H1H2 ,F1 F2
D.H1H2, F1 F2(73)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 z与模数mn不变,若增大螺旋角 则分度圆直径di B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一定增大或减少(74)齿轮传动中,小齿轮与大齿轮齿面硬度差应取 C 较为合理。
A.小于 30H
B. B.大于 30HBS
C. 30 〜50HBS(75)选择齿轮毛坯的形式(锻造、铸造或轧制圆钢)的主要依据是 C 。
A.齿轮精度
B.齿面硬度
C.齿轮直径
D.齿轮在轴上的布置位置(76)高速、重载并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选用 D 最合适。
A.碳钢或合金钢调质
B.中碳合金钢渗碳淬火
C.中碳钢高频淬火
D.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火(77)齿轮强度计算公式中,齿形系数 YFa主要受 B 影响;弹性影响系数 Ze主要受 D 影响;区域系数ZH主要受 C 影响。
A.模数
B.齿数
C.啮合角
D.配对齿轮的材料(78)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直齿轮传动时,设计公式中的许用接触应力 h应取—A 代入计算,而斜齿轮传动时 H应取一C 。
A.H 1和 H 2中的较小者
B.H 1和 H 2中的较大者H 1 h 2
C.(当 H 1 -23 H 2 时,应取 H 1 -23 H 2 )
D.任何一个均可⏺(79)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齿轮传动时,应将 进行计算。
A.较小者
B.较大者
C.平均值
D.任何一个(80)一对相互啮合的圆柱齿轮,小齿轮用 45号钢调质,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均按无限寿命计算,则在载何作用下,实际应力与许用应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
A.H1H2 ,F1F2 ,H 1 H 2 ,F 1F2
B.H1H2 ,F1F2 ,H 1 H 2,F 1F2
C.H1H2 ,F1F2 ,H 1 H 2,F 1F2
D.H1H2,F1F2,H 1 H 2,F 1F2(81)比较两个齿轮接触强度的大小可以用 B来判别;比较两个齿轮弯曲强度的大小可以用D来判别。⏺⏺
A.比较 H1和H2较小者强度高
B.比较一口和一匸较大者强度高H1 H2⏺
C.比较F1和F2较小者强度高
D.比较 一口 和 一H 较大者强度高F1 F2⏺(82)两对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同,受载大小相同,工作条件相同。判断它们接触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C ;判别它们弯曲强度的大小,可比较其 B
B.模数m的大小
C.中心距a的大小(83)对轮齿进行齿顶修缘的目的是
A.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减少动载荷(84)有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比CF 。
A.两轮的接触强度相等
C.轮1的接触强度比轮2小
E.轮1的弯曲强度比轮2大(85)受载较大的软齿面钢制轮齿发生塑性变形时,由于主动轮齿面摩擦力的方向C 节线,故齿面⏺出现 B ;而从动轮齿面上摩擦力的方向 A 节线,故齿面出现 D⏺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87)C 传动可以实现平面上直角相交两轴间的传动A带 B圆柱齿轮 C圆锥齿轮 D蜗杆(88)B 方案的机械传动装置较为合理。A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B电动机一蜗杆传动一齿轮转动一工作机C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带传动一工作机D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89)机械传动的最大功率之所以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C ;蜗杆传动是由于带和链传动是受 B 影响。A发热严重B轮廓尺寸过大C载荷分布不均(90)机械传动的最高速度受到限制,齿轮传动是因为 B ,蜗杆传动是由于 C ;是 A 。A离心力大 B动载荷大 C难以实现热平衡(91)齿面硬度小于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计算,一般按 B 强度设计。而校核 —弯曲应力是以 D 作计算点的,而接触应力是以 E 作计算点的。A弯曲 B接触 C齿顶 D齿根 E节点(92)图10-2中三个从动齿轮转速 n2、扭矩T2、轴承间距L与 都相同的情况下, ―B径向力最大。⏺(c)⏺二填空题(1)钢制齿轮,由于渗碳淬火后热处理变形大,一般须经过 磨齿 加工,否则不能保证齿轮精度。(2)对于开式齿轮传动, 虽然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 ,但目前尚无成熟可靠的 抗磨损 计算方法,目前仅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作为设计准则。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几何参数是 模数 。(3)圆柱齿轮设计时,齿宽系数 d b/di,当b愈宽,承载能力也愈 大,但使 载荷分布不均现象严重。选择 d的原则是:两齿面均为硬齿面时, d取偏 小 值:精度高时, d取偏 大 值( )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