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护士在研究中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根据评分标准,以40分为界,将总分转化为无焦虑和有焦虑,并分别计算两组的例数。这样的资料是()A. 计数资料B. 等级资料C. 计量资料D. 定量资料
某护士在研究中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根据评分标准,以40分为界,将总分转化为无焦虑和有焦虑,并分别计算两组的例数。这样的资料是()
A. 计数资料
B. 等级资料
C. 计量资料
D. 定量资料
题目解答
答案
A. 计数资料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统计学中资料类型的判断能力,需区分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计量资料和定量资料的概念。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题目中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原始数据是连续的量表总分(属于计量资料),但通过设定分界点(40分)将其划分为“无焦虑”和“有焦虑”两个互斥类别,并统计各组的例数。
- 根据分类后的结果判断资料类型: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后得到的频数数据,而等级资料需体现顺序性。本题中仅分两类且无顺序,因此属于计数资料。
破题关键点:
- 分界点转化使数据从连续变量变为分类变量。
- 统计的是例数(频数),而非原始分数或顺序。
关键概念辨析:
-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统计各组的例数(如阳性/阴性、治愈/未愈)。
- 等级资料:分类同时具有内在顺序(如轻、中、重)。
- 计量资料:连续性数值数据(如身高、体重)。
- 定量资料:通常指可测量的数值数据,与计量资料类似。
题目解析:
- 原始量表总分是计量资料(连续数值)。
- 通过40分分界点,将数据分为“无焦虑”和“有焦虑”两类,此时数据性质转化为分类变量。
- 统计两类的例数(如无焦虑10例,有焦虑20例),属于计数资料。
- 选项B(等级资料)需体现顺序,但两类无先后或程度差异,排除;选项C、D对应原始分数,与题目处理后的结果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