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近些年生产的大功率中速柴油机[1],制造厂家一般都要求按运行小时数更换连杆[2]大端轴瓦[3],更换周期30000小时,其原因是_。A. 以免轴承合金内部产生疲劳裂纹[4]而制造机损事故B. 以免轴承合金遭受滑油腐蚀而造成机损事故C. 以免轴承合金内部存在砂眼而造成机损事故D. 以免轴承合金磨损,使轴承间隙增大而造成机损事故
近些年生产的大功率中速柴油机[1],制造厂家一般都要求按运行小时数更换连杆[2]大端轴瓦[3],更换周期30000小时,其原因是_。
A. 以免轴承合金内部产生疲劳裂纹[4]而制造机损事故
B. 以免轴承合金遭受滑油腐蚀而造成机损事故
C. 以免轴承合金内部存在砂眼而造成机损事故
D. 以免轴承合金磨损,使轴承间隙增大而造成机损事故
题目解答
答案
A. 以免轴承合金内部产生疲劳裂纹[4]而制造机损事故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柴油机连杆大端轴瓦更换原因的理解,涉及机械部件失效模式的判断。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部件功能:连杆大端轴瓦是承受交变载荷的关键部件,长期运行会受到反复应力作用。
- 分析选项逻辑:需结合轴承合金的失效形式(如疲劳、磨损、腐蚀等)与实际工况关联。
- 排除干扰项:砂眼属于制造缺陷(非运行中产生),磨损导致间隙增大虽合理但非直接失效原因,滑油腐蚀不符合材料特性。
破题关键点:
- 疲劳裂纹是轴承合金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典型失效形式,且题目强调“更换周期”(预防性维护),而非突发性故障。
选项分析
选项A
疲劳裂纹是轴承合金在长期交变载荷下逐渐产生的微观裂纹,若不更换,裂纹扩展会导致轴承断裂,引发严重机械故障。此选项符合实际工况和预防性维护逻辑。
选项B
轴承合金(如巴氏合金)通常具有抗腐蚀性,润滑油的作用是润滑而非腐蚀,因此此选项不符合材料特性。
选项C
砂眼是制造缺陷,应在出厂检测中发现,与运行时间无关,无法解释更换周期要求。
选项D
磨损导致间隙增大虽是常见问题,但题目强调“更换周期”(30000小时)的预防目的。疲劳裂纹的突发性和危险性更高,是更直接的更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