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分)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标准为人均国民年收入()万美元。 A. 0.7B. 1.3C. 0.9D. 1.7
价值规律的作用包括 A. 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B.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C. 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D. 消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列删除乙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关起门来封闭发展经济。-|||-A对-|||-B错
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 A. 重组全球要素资源B. 重塑全球经济结构C. 改变全球竞争格局D. 降低全球经济风险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A. 工业资本B. 商业资本C. 金融资本D. 银行资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堂会上指出,要深化资金融通、吸引多边开发机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参与,健全()体系。 A. 高层次资本流通B. 多元化投融资C. 国际资本流通D. 现代产业金融
马克思把( )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A. 商品转换为货币B. 社会劳动转换为私人劳动C.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D. 抽象劳动转换为具体劳动
判断题(共30题,30.0分)81. (1.0分) 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离不开微观基础。A 对B 错
持续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要表现为()。A.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B.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C. 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 有效推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E.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有负面影响,它指()... A. 会抑制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B. 会提高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C. 会抑制人们向市场供给劳动力的意愿D. 会提高人们向市场供给劳动力的意愿
热门问题
2025年宏观政策的显著变化不仅在力度上,也在方向上。过去很多年,我们提到宏观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振投资、如何服务供给、如何建设项目,但2025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更侧重于民生、消费和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A 对B 错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稳中求进B. 进中求稳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围棋游戏B. 其他选项都不对C. 囚徒困境博弈D. 德州扑克游戏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囚徒困境博弈B. 德州扑克游戏C. 围棋游戏D. 其他选项都不对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 ( )。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 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C. 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D.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8.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涉及房地产内容方面,会议不仅重申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股市”提法,还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列举措中属于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是()。 A.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B.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C.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D. 强化金融领域法治建设,聚焦金融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金融立法进程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哪些表现让我们拥有发展的信心?() A. 经济发展势头足;B. 经济发展亮点多;C. 经济发展贡献大;D. 高质量发展一帆风顺。
36. (2.0分)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忽视或淘汰传统产业。( )A 对B 错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持续提升传统消费B. 积极发展服务消费C. 抑制新型消费D.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A. 科技创新B. 绿色环保C. 人才强国D. 美丽中国
()和()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
16.2024年以来,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A.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B. 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发展C.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扎实推进。 A. 集约式发展B. 粗放式发展C. 高质量发展D. 渐进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为主攻方向。 A. 先进重工业B. 先进轻工业C. 高度自动化农业D. 先进制造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宏观调控不同B. 资源配置不同C. 所有制基础不同D. 市场机制不同
()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A.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B. 为各类经济主体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C.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意味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A. 盘活存量B. 扩大产量C. 提升质量D. 做优增量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 A. 我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B. 我国经济发展一帆风顺、形势大好;C. 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D. 我国经济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脱 困乏术。
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 A. 17B. 18C. 20D. 16
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国际决策当中增加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关系的变动,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正面作用。 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