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mol某理想气体的(C)_(p,m)=3.5R。由始态100kPa,50d(m)^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到200kPa,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d(m)^3。求整个过程的W,Q,Delta U和Delta H。
2mol某理想气体的${C}_{p,m}=3.5R$。由始态100kPa,$50d{m}^{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到200kPa,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d{m}^{3}$。求整个过程的W,Q,$\Delta U$和$\Delta H$。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
$W=5kJ$;$Q=-5kJ$;$\Delta H=\Delta U=0$
【解析】
过程图如下所示:
由题意可得:${p}_{1}{V}_{1}={p}_{3}{V}_{3}$,故${T}_{1}={T}_{3}$,由于理想气体H与U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整个过程$\Delta H=\Delta U=0$;$W={W}_{2}=-{p}_{amb}\Delta V=\left[-200\times {10}^{3}\times \left(25\times {10}^{-3}-50\times {10}^{-3}\right)\right]J=5k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Q=\Delta U-W=\left(0-5\right)kJ=-5kJ$。
解析
步骤 1:确定过程的性质
根据题意,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容加热,第二阶段是恒压冷却。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如果两个状态的温度相同,则内能和焓的变化量为零。
步骤 2:计算第一阶段的温度变化
在第一阶段,气体恒容加热,压力从100kPa升高到200kP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恒容条件下,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因此,温度也从${T}_{1}$升高到${T}_{2}$,其中${T}_{2}=2{T}_{1}$。
步骤 3:计算第二阶段的温度变化
在第二阶段,气体恒压冷却,体积从$50d{m}^{3}$缩小到$25d{m}^{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恒压条件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因此,温度从${T}_{2}$降低到${T}_{3}$,其中${T}_{3}={T}_{1}$。因此,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为零,即${T}_{1}={T}_{3}$。
步骤 4:计算内能和焓的变化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且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为零,因此,整个过程的内能和焓的变化量为零,即$\Delta U=\Delta H=0$。
步骤 5:计算功和热
在第一阶段,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做功为零。在第二阶段,气体恒压冷却,体积缩小,所以做功为$W=-{p}_{amb}\Delta V=-200\times {10}^{3}\times \left(25\times {10}^{-3}-50\times {10}^{-3}\right)J=5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Delta U-W=\left(0-5\right)kJ=-5kJ$。
根据题意,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容加热,第二阶段是恒压冷却。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如果两个状态的温度相同,则内能和焓的变化量为零。
步骤 2:计算第一阶段的温度变化
在第一阶段,气体恒容加热,压力从100kPa升高到200kPa。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恒容条件下,压力与温度成正比。因此,温度也从${T}_{1}$升高到${T}_{2}$,其中${T}_{2}=2{T}_{1}$。
步骤 3:计算第二阶段的温度变化
在第二阶段,气体恒压冷却,体积从$50d{m}^{3}$缩小到$25d{m}^{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在恒压条件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因此,温度从${T}_{2}$降低到${T}_{3}$,其中${T}_{3}={T}_{1}$。因此,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为零,即${T}_{1}={T}_{3}$。
步骤 4:计算内能和焓的变化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且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为零,因此,整个过程的内能和焓的变化量为零,即$\Delta U=\Delta H=0$。
步骤 5:计算功和热
在第一阶段,由于体积不变,所以做功为零。在第二阶段,气体恒压冷却,体积缩小,所以做功为$W=-{p}_{amb}\Delta V=-200\times {10}^{3}\times \left(25\times {10}^{-3}-50\times {10}^{-3}\right)J=5k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Delta U-W=\left(0-5\right)kJ=-5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