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λ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其DNA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切离时两端多带走了细菌的DNA,转移并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去,这种基因转移方式是A. 普遍性转导B. 限制性转导C. 完全转导D. 基因转座E. 流产转导
λ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其DNA整合到大肠杆菌染色体上,切离时两端多带走了细菌的DNA,转移并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去,这种基因转移方式是
A. 普遍性转导
B. 限制性转导
C. 完全转导
D. 基因转座
E. 流产转导
题目解答
答案
BC
B. 限制性转导
C. 完全转导
B. 限制性转导
C. 完全转导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转导的类型及其机制,重点区分限制性转导与完全转导的关键特征。
解题核心思路:
- 转导类型:根据转移的DNA是否特定,分为普遍性转导(转移任意DNA)和限制性转导(转移特定区域DNA)。
- 转导结果:根据转移的DNA是否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分为完全转导(整合)和流产转导(不整合,导致受体菌死亡)。
- 关键细节:题目中描述λ噬菌体切离时“带走细菌DNA”并“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需结合上述分类判断。
破题关键点:
- 限制性转导:λ噬菌体作为温和噬菌体,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切离时可能带走整合位点附近的细菌DNA。
- 完全转导:转移的细菌DNA片段最终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而非游离存在。
选项分析
-
A. 普遍性转导
- 特点:转移任意区域的细菌DNA。
- 排除原因:题目明确描述DNA转移与噬菌体整合位点相关,属于特定区域,不符合普遍性转导。
-
B. 限制性转导
- 特点:转移的DNA片段位于噬菌体插入位点附近。
- 匹配原因:题目中“切离时两端多带走了细菌的DNA”说明转移的是整合位点附近的片段,符合限制性转导。
-
C. 完全转导
- 特点:转移的DNA片段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
- 匹配原因:题目中“转移并整合到受体菌基因组中”直接对应完全转导。
-
D. 基因转座
- 特点:基因自身移动,不依赖噬菌体。
- 排除原因:题目明确涉及噬菌体介导的转移,属于水平基因转移,而非转座。
-
E. 流产转导
- 特点:转移的DNA不整合,导致受体菌死亡。
- 排除原因:题目中DNA成功整合,未提及受体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