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鲁科版新教材课后习题]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整车质量40 kg蓄电池工作电压36 V最高车速25 km/h一次充电电耗0.6 kW·h电动机效率75%充电时间8 h最大骑行噪声62 dB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 km质量m=60 kg的人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1)若以这一速度连续行驶10 min,电动机至少做多少功?(2)行驶过程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多大?解析:(1)电动自行车所受的阻力f=0.02(m+m车)g=20 N10 min内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路程x=vt=6×10×60 m=3 600 m所以电动机所做的功W有=fx=20×3 600 J=7.2×104 J。(2)设行驶过程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则UIt·η=W有可求得I== A≈4.4 A。.
[选自鲁科版新教材课后习题]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质量
40 kg
蓄电池工作电压
36 V
最高车速
25 km/h
一次充电电耗
0.6 kW·h
电动机效率
75%
充电时间
8 h
最大骑
行噪声
62 dB
一次充电连续
行驶里程
50 km
质量m=60 kg的人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以这一速度连续行驶10 min,电动机至少做多少功?
(2)行驶过程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多大?
解析:(1)电动自行车所受的阻力f=0.02(m+m车)g=20 N
10 min内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路程x=vt=6×10×60 m=3 600 m
所以电动机所做的功W有=fx=20×3 600 J=7.2×104 J。
(2)设行驶过程中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则
UIt·η=W有
可求得I==
A≈4.4 A。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 AD
利用能量转化与转移解题的两点注意
(1)能量既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也可在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物体间进行转移。
(2)能量在转化与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有多少种能量变化,分析时避免出现遗漏。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能量转化及电功与效率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 第一问需明确电动机做功的本质是克服阻力做功,需先计算阻力,再结合行驶距离求总功。
- 第二问需利用效率公式建立电能与有用功的关系,通过变形公式求电流。
关键点:
- 阻力计算: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倍。
- 能量关系:电动机效率是输出功与输入电功的比值。
第(1)题
计算阻力
总质量 $m_{\text{总}} = m_{\text{人}} + m_{\text{车}} = 60 \, \text{kg} + 40 \, \text{kg} = 100 \, \text{kg}$,
总重 $G = m_{\text{总}} g = 100 \times 10 = 1000 \, \text{N}$,
阻力 $f = 0.02G = 0.02 \times 1000 = 20 \, \text{N}$。
计算行驶距离
时间 $t = 10 \, \text{min} = 600 \, \text{s}$,
路程 $x = v t = 6 \, \text{m/s} \times 600 \, \text{s} = 3600 \, \text{m}$。
计算电动机做功
$W_{\text{有}} = f x = 20 \, \text{N} \times 3600 \, \text{m} = 7.2 \times 10^4 \, \text{J}$。
第(2)题
建立能量关系
电动机效率 $\eta = \frac{W_{\text{有}}}{U I t}$,变形得:
$I = \frac{W_{\text{有}}}{\eta U t}$。
代入数据计算
$I = \frac{7.2 \times 10^4}{0.75 \times 36 \, \text{V} \times 600 \, \text{s}} \approx 4.4 \, \te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