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十一、轴11-1 判断题(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11-2 填空题(1)转轴,心轴,传动轴 (2)心,转 (3)回转 (4)轴径(5)轴向定位,工作 (6)相对转动,键连接,花键连接 (7)轴端,轴向(8) (9) (10)应力集中11-3 选择题(1)A (2)A (3)A (4)A (5)B (6)A (7)B(8)A (9)A (10)C (11)A (12)A (13)A (14)A(15)A (16)A. 锯齿形 B. 梯形 C. 矩形 D. 三角形 E. (6)联接螺纹要求自锁性好,传动螺纹要求 。 F. 螺距大 G. 平稳性好 效率高 (7)当被联接件之一很厚不便制成通孔,且需常拆装时,应采用 联接。 螺钉 双头螺柱 螺栓 (8)在螺栓联接设计中,在螺栓孔处有时制作沉孔或凸台目的是 。 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便于安装 为安置防松装置 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9)对顶螺母属 防松。 摩擦 机械 不可拆 (10)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增加螺纹联接为轴向力 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M12,这是由于 。 便于加工和装配 防止拧紧时过载折断 要求精度高 (12)压力容器端盖上均布的螺栓是受 载荷的联接螺纹。 轴向 横向 (13)矩形、梯形、锯齿形等螺纹多用于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 不会自锁 传动效率高 制造方便 强度较高 (14)开口销与槽螺母属 防松。 摩擦 机械 不可拆 (15)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预紧力 工作载荷+预紧力 (16)受轴向载荷的松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预紧力 工作载荷+预紧力 (17)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工作载荷+预紧力 预紧力 (18)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 管子内径 螺纹外径 螺纹内径 螺纹中径 M20×表示 螺纹。 普通公制细牙 普通公制粗牙 英制 管 (20)普通公制螺纹的牙型角为 。 ° ° ° ° (21)用于薄壁零件的联接应采用 螺纹。 三角形细牙 三角形粗牙 梯形 矩形 (22)管接头螺纹应采用 螺纹。 英制三角形粗牙 英制三角形细牙 公制三角形粗牙 公制三角形细牙 (23)在常用的螺纹联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 三角形螺纹 梯形螺纹 锯齿形螺纹 矩形螺纹 (24)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细牙螺纹和粗牙螺纹相比,其特点是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内径大,故细牙螺纹 。 自锁性好,强度低 自锁性好,强度高 自锁性差,强度低 自锁性差,强度高 (25)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各个螺栓仍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 。 受力均匀 外形美观 便于加工和装配 (26)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螺栓联接 螺钉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 (27)当铰制孔用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 将受剪切力作用 将受拉力作用 同时受到剪切与拉伸的作用 同时受到剪切与挤压的作用 (28)计算紧螺栓联接的拉伸强度时,考虑到拉伸与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 倍来计算。 1.1 (29)当螺栓组承受横向载荷和旋转力矩时.若用普通螺栓联接,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 受扭矩作用 受拉力作用 同时受扭转和拉伸作用 既可能受扭转,也可能受拉伸作用 (30)对受轴向变载的紧螺栓.为了提高其疲劳强度可 。 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减小披联接件刚度 增大螺栓的刚度 (31)键联接属 联接。 可拆 不可拆 (32) 联接对中性能较差,可承受不大的单向轴向力。 楔键 普通平键 半圆键 导向平键 (33) 联接能使轴和轴上零件同时实现周向和轴向固定。 切向键 普通平键 半圆键 导向平键 (34) 可实现轴向单向定位。 花键 普通平键 切向键 (35)平键联接传递转矩时受 作用。 剪切和挤压 扭转 弯曲 (36)平键联接传递转矩时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破坏。 挤压 剪切 扭转 弯曲 L相同时, 型普通平键承受挤压面积最小。 (38)当键联接的强度不够时,可以适当增加 以提高强度。 键的长度 轮毂长度 (39)在轴的中部安装并作周向固定轴上零件时,多用 普通平键。 型 型 型 (40) 普通平键在键槽中不会发生轴向移动,所以应用最广。 双圆头 平头 单圆头 (41)平键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是 。 按轴的直径由标准中选定 按传动转矩计算而确定 C.按传动功率查标准确定 20×100 GB1096-79的工作长度为 mm。 (43)下列键联接中,对中性最差的是 。 楔键联接 切向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花键联接 (44)下列键联接中,承载能力最高的是 。 楔键联接 平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花键联接 (45)下列键联接中,对中性最好的是 。 花键联接 平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楔键联接 6-1 判断题 V带传动一般要求包角α≤120°。( ) (2)带传动中,就包角而言,大带轮的包角对传动能力的影响较大。( ) (3)带传动工作中,传动带中所受的应力是变应力。( ) (4)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是因为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 ) (5)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不产生弹性滑动的前提下,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 V带的七种型号中,E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 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后,小带轮包角都会增大。( ) 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后,可使传动能力加强。( ) V带张紧轮应安在松边的外侧且靠近大带轮处。( ) (10)带传动工作时由于传动带的松边和紧边的拉力不同而引起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称为打滑。( ) (11)松边置于上方水平安装的带传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带产生伸长而下垂,可使包角增大而使传动能力提高。( ) V带传动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使带轮包角过小。( ) (13)带轮转速越高,带截面上的拉应力也越大。( ) V带型号的确定,是根据计算功率和主动轮的转速来选定的。( ) V带轮的材料选用,与带轮传动的圆周速度无关。( ) V带轮的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带轮的材料。( ) (17)带传动中可通过增大初拉力来克服弹性滑动。( ) (18)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 ) (19)为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链轮齿数越多越好。( ) (20)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缓冲减振。( ) (21)链传动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功率较大。( ) (22)链传动只有在传动比i>1情况下,才有可能保持瞬时传动比恒定。( ) (23)设计链传动时,为了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链轮应尽量采用大节距少齿数。( ) (24)链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系统的低速级。( ) (25)大链轮的转动半径较大,所受的冲击也比小链轮的大。( ) 6-2 填空题 (1)带轮的包角是指带与带轮接触面的弧长所对应的 ,包角应≥ 。 V带的工作面是 面,两侧面间的夹角一般为 。 V带的截面形状是 ,其截面尺寸大小分为 种型号, 型V带截面尺寸最小。 (4)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与 、 和 有关。 V带的截面尺寸越大,其传递的功率 。 V带传动的带速应限制在 m/s的范围内。 V带轮的轮槽角 于V带的楔角。 V带上的“A—2500”标记,2500表示 。 V带传动时,两轮轴线应 ,两轮对应轮槽 内。 (10)若带传动比i≠1, 带轮的包角越大,带传动的能力越大。 (11)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称为 。 (12)为保持带适当的张紧力,可采用改变中心距或安装 的方法予以调整。 V带传动是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14)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 (15)带传动的 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16)带传动由于有 现象,因而过载时具有安全保护作用。 V带根数不宜超过 根。 V带传动的的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的 侧。 V带传动中,进入 动轮的一边为紧边。 (20)带传动的打滑是从 带轮上先发生的。 (21)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变化 次。 V带轮的最小直径取决于带的 。 (23)带传动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进入 动轮处。 V带。 (25)链传动的 传动比是不变的,而 传动比是变化的。 (26)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性是由于 引起的。 (27)链传动的主要缺点是 。 (28)链传动的链节数最好取 数,齿数最好取 数。 (29)链的疲劳破坏包括链板的 和高速时滚子套筒的 。 (30)链条的磨损主要发生在 的接触面上。 (31)多排链的排数不宜过多,这主要是因为 。 (32)链条磨损后,节距将变 ,容易发生 。 (33)链轮齿数越 ,则因节距越大而越容易发生 和 。
十一、轴
11-1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 填空题
(1)转轴,心轴,传动轴 (2)心,转 (3)回转 (4)轴径
(5)轴向定位,工作 (6)相对转动,键连接,花键连接 (7)轴端,轴向
(8) (9) (10)应力集中
11-3 选择题
(1)A (2)A (3)A (4)A (5)B (6)A (7)B
(8)A (9)A (10)C (11)A (12)A (13)A (14)A
(15)A (16)
A. 锯齿形B. 梯形
C. 矩形
D. 三角形
E. (6)联接螺纹要求自锁性好,传动螺纹要求 。
F. 螺距大
G. 平稳性好
效率高
(7)当被联接件之一很厚不便制成通孔,且需常拆装时,应采用 联接。
螺钉
双头螺柱
螺栓
(8)在螺栓联接设计中,在螺栓孔处有时制作沉孔或凸台目的是 。
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便于安装
为安置防松装置
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9)对顶螺母属 防松。
摩擦
机械
不可拆
(10)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
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增加螺纹联接为轴向力
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M12,这是由于 。
便于加工和装配
防止拧紧时过载折断
要求精度高
(12)压力容器端盖上均布的螺栓是受 载荷的联接螺纹。
轴向
横向
(13)矩形、梯形、锯齿形等螺纹多用于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
不会自锁
传动效率高
制造方便
强度较高
(14)开口销与槽螺母属 防松。
摩擦
机械
不可拆
(15)受横向载荷的铰制孔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预紧力
工作载荷+预紧力
(16)受轴向载荷的松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预紧力
工作载荷+预紧力
(17)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
工作载荷
工作载荷+预紧力
预紧力
(18)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
管子内径
螺纹外径
螺纹内径
螺纹中径
M20×表示 螺纹。
普通公制细牙
普通公制粗牙
英制
管
(20)普通公制螺纹的牙型角为 。
° ° ° °
(21)用于薄壁零件的联接应采用 螺纹。
三角形细牙
三角形粗牙
梯形
矩形
(22)管接头螺纹应采用 螺纹。
英制三角形粗牙
英制三角形细牙
公制三角形粗牙
公制三角形细牙
(23)在常用的螺纹联接中,自锁性能最好的螺纹是 。
三角形螺纹
梯形螺纹
锯齿形螺纹
矩形螺纹
(24)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细牙螺纹和粗牙螺纹相比,其特点是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内径大,故细牙螺纹 。
自锁性好,强度低
自锁性好,强度高
自锁性差,强度低
自锁性差,强度高
(25)设计螺栓组联接时,虽然每个螺栓的受力不一定相等,但各个螺栓仍采用相同的材料直径和长度,这主要是为了 。
受力均匀
外形美观
便于加工和装配
(26)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 。
螺栓联接
螺钉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
(27)当铰制孔用螺栓组联接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
将受剪切力作用
将受拉力作用
同时受到剪切与拉伸的作用
同时受到剪切与挤压的作用
(28)计算紧螺栓联接的拉伸强度时,考虑到拉伸与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 倍来计算。
1.1 (29)当螺栓组承受横向载荷和旋转力矩时.若用普通螺栓联接,该螺栓组中的螺栓 。
受扭矩作用
受拉力作用
同时受扭转和拉伸作用
既可能受扭转,也可能受拉伸作用
(30)对受轴向变载的紧螺栓.为了提高其疲劳强度可 。
增大被联接件刚度
减小披联接件刚度
增大螺栓的刚度
(31)键联接属 联接。
可拆
不可拆
(32) 联接对中性能较差,可承受不大的单向轴向力。
楔键
普通平键
半圆键
导向平键
(33) 联接能使轴和轴上零件同时实现周向和轴向固定。
切向键
普通平键
半圆键
导向平键
(34) 可实现轴向单向定位。
花键
普通平键
切向键
(35)平键联接传递转矩时受 作用。
剪切和挤压
扭转
弯曲
(36)平键联接传递转矩时其主要失效形式为 破坏。
挤压
剪切
扭转
弯曲
L相同时, 型普通平键承受挤压面积最小。
(38)当键联接的强度不够时,可以适当增加 以提高强度。
键的长度
轮毂长度
(39)在轴的中部安装并作周向固定轴上零件时,多用 普通平键。
型 型 型
(40) 普通平键在键槽中不会发生轴向移动,所以应用最广。
双圆头
平头
单圆头
(41)平键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是 。
按轴的直径由标准中选定
按传动转矩计算而确定 C.按传动功率查标准确定
20×100 GB1096-79的工作长度为 mm。
(43)下列键联接中,对中性最差的是 。
楔键联接
切向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花键联接
(44)下列键联接中,承载能力最高的是 。
楔键联接
平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花键联接
(45)下列键联接中,对中性最好的是 。
花键联接
平键联接
半圆键联接
楔键联接
6-1 判断题
V带传动一般要求包角α≤120°。( )
(2)带传动中,就包角而言,大带轮的包角对传动能力的影响较大。( )
(3)带传动工作中,传动带中所受的应力是变应力。( )
(4)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是因为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 )
(5)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不产生弹性滑动的前提下,带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
V带的七种型号中,E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
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后,小带轮包角都会增大。( )
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后,可使传动能力加强。( )
V带张紧轮应安在松边的外侧且靠近大带轮处。( )
(10)带传动工作时由于传动带的松边和紧边的拉力不同而引起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称为打滑。( )
(11)松边置于上方水平安装的带传动,使用一段时间后带产生伸长而下垂,可使包角增大而使传动能力提高。( )
V带传动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使带轮包角过小。( )
(13)带轮转速越高,带截面上的拉应力也越大。( )
V带型号的确定,是根据计算功率和主动轮的转速来选定的。( )
V带轮的材料选用,与带轮传动的圆周速度无关。( )
V带轮的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带轮的材料。( )
(17)带传动中可通过增大初拉力来克服弹性滑动。( )
(18)带传动不能保证传动比准确不变的原因是易发生打滑。( )
(19)为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链轮齿数越多越好。( )
(20)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缓冲减振。( )
(21)链传动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功率较大。( )
(22)链传动只有在传动比i>1情况下,才有可能保持瞬时传动比恒定。( )
(23)设计链传动时,为了提高链传动的平稳性,链轮应尽量采用大节距少齿数。( )
(24)链传动一般用于传动系统的低速级。( )
(25)大链轮的转动半径较大,所受的冲击也比小链轮的大。( )
6-2 填空题
(1)带轮的包角是指带与带轮接触面的弧长所对应的 ,包角应≥ 。
V带的工作面是 面,两侧面间的夹角一般为 。
V带的截面形状是 ,其截面尺寸大小分为 种型号, 型V带截面尺寸最小。
(4)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与 、 和 有关。
V带的截面尺寸越大,其传递的功率 。
V带传动的带速应限制在 m/s的范围内。
V带轮的轮槽角 于V带的楔角。
V带上的“A—2500”标记,2500表示 。
V带传动时,两轮轴线应 ,两轮对应轮槽 内。
(10)若带传动比i≠1, 带轮的包角越大,带传动的能力越大。
(11)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转速之比称为 。
(12)为保持带适当的张紧力,可采用改变中心距或安装 的方法予以调整。
V带传动是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14)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提高带传动传递的功率。
(15)带传动的 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16)带传动由于有 现象,因而过载时具有安全保护作用。
V带根数不宜超过 根。
V带传动的的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的 侧。
V带传动中,进入 动轮的一边为紧边。
(20)带传动的打滑是从 带轮上先发生的。
(21)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变化 次。
V带轮的最小直径取决于带的 。
(23)带传动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进入 动轮处。
V带。
(25)链传动的 传动比是不变的,而 传动比是变化的。
(26)链传动的速度不均匀性是由于 引起的。
(27)链传动的主要缺点是 。
(28)链传动的链节数最好取 数,齿数最好取 数。
(29)链的疲劳破坏包括链板的 和高速时滚子套筒的 。
(30)链条的磨损主要发生在 的接触面上。
(31)多排链的排数不宜过多,这主要是因为 。
(32)链条磨损后,节距将变 ,容易发生 。
(33)链轮齿数越 ,则因节距越大而越容易发生 和 。
题目解答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