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入侵,反击!病原体和人体的攻防战中科院微生物所①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做好防护的同时我们也听到“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的消息,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呢?因为这次的病原体是病毒,不是细菌!②细菌是细胞,有细胞壁,有DNA,有细胞器,可以自行生产合成需要的酶并且代谢,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不能自我复制,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它的宿主细胞。③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细菌有0.2-0.6毫米大。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纳米。病毒和细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约1000倍。④细菌和人体主要为寄生关系,咱们主要说说致病菌,由于大多数细菌有自己的代谢系统,细菌入侵人体后是可以寄生在人体正常细胞之间的。细菌夺取了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细菌的生长产生各种各样的代谢产物打乱了机体的生理平衡;甚至细菌的体积也成为致病的因素,干扰和破坏细胞的功能,因此,在一些疾病中,仅细菌的增殖就造成致命的后果。⑤当一个病毒准备感染宿主细胞时,需要以下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吸附: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表面特有的受体蛋白分子来“盯上”目标细胞(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识别的是人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侵入:然后病毒要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如膜融合),要么直接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之内;脱壳:紧接着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被释放出来;生物合成:“马不停蹄”地进行生物合成——根据基因指令,并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来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会组装成子代病毒;释放:子代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⑥不论细菌还是病毒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但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⑦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通过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⑧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总是有着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当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反攻才刚刚开始。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黏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最终暴露在细胞间的病原菌会被杀灭。人体可以精妙地识别哪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了,进而派出“杀手”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内部的病毒,供抗原消灭。⑩但人体的反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病原体就会通过这样的时间间隙大肆入侵,占领人体!细菌感染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爆发。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进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我们总不能制造一种杀灭宿主细胞的“抗生素”。面对病毒,积极的治疗都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抗。(选自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2020年3月3日,有删改)下列说法 不 符 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细菌是细胞,有细胞壁,DNA,细胞器,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不能自我复制。病毒和细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约1000倍。B.致病菌入侵人体后可以寄生在正常细胞之间,夺取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打乱机体的生理平衡,甚至有些致病菌的体积能干扰和破坏机体细胞的功能,成为致病的因素。C.病毒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它的宿主细胞。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释放这几个步骤来完成。D.人类的免疫系统有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其中,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免疫细胞的分析,人体产生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让病原体黏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 不 正 确 的一项是A.选文首先从结构特点、形体大小、入侵增殖方式这几个方面说明细菌和病毒的差异,然后说明人类免疫系统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最后说明运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的不同效果。B.第③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细菌和病毒的形体都非常细小,突出细菌比病毒要小很多。C.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在范围上起到了限制作用,不排除有的细菌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D.第⑤段“盯上”、第⑧段“巡逻”、第⑨段“杀手”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科学事理变得形象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选文,分析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链接材料: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人类细菌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其作用可以是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等,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菌体肿胀、变形,最后裂解而死亡;有的抗生素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破坏细菌膜的结构,如多粘菌素等;有的抗生素还可以抑制细菌DNA复制,如放线菌素等;还有的抗生素可以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四环素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入侵,反击!病原体和人体的攻防战
中科院微生物所
①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做好防护的同时我们也听到“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的消息,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呢?因为这次的病原体是病毒,不是细菌!
②细菌是细胞,有细胞壁,有DNA,有细胞器,可以自行生产合成需要的酶并且代谢,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不能自我复制,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它的宿主细胞。
③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细菌有0.2-0.6毫米大。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纳米。病毒和细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约1000倍。
④细菌和人体主要为寄生关系,咱们主要说说致病菌,由于大多数细菌有自己的代谢系统,细菌入侵人体后是可以寄生在人体正常细胞之间的。细菌夺取了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细菌的生长产生各种各样的代谢产物打乱了机体的生理平衡;甚至细菌的体积也成为致病的因素,干扰和破坏细胞的功能,因此,在一些疾病中,仅细菌的增殖就造成致命的后果。
⑤当一个病毒准备感染宿主细胞时,需要以下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吸附: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膜表面特有的受体蛋白分子来“盯上”目标细胞(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识别的是人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侵入:然后病毒要么通过某种方式进入宿主细胞(如膜融合),要么直接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之内;脱壳:紧接着病毒感染性核酸从衣壳内被释放出来;生物合成:“马不停蹄”地进行生物合成——根据基因指令,并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能量和场所来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组装: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会组装成子代病毒;释放:子代病毒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⑥不论细菌还是病毒都要突破人体的重重防线才能够完成入侵,但人类的免疫系统有着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
⑦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通过皮肤和黏膜使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当有害物质将要侵入人体时,皮肤和黏膜将外界致病因素阻挡在体外。
⑧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黏膜表面和人体内部总是有着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在“巡逻”防范病原体的入侵。
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当强大的病原体突破了前两道防线后,人体的反攻才刚刚开始。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分析,人体生产出了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抗体可以让病原体黏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最终暴露在细胞间的病原菌会被杀灭。人体可以精妙地识别哪个细胞被病毒感染了,进而派出“杀手”杀死被感染的细胞,释放细胞内部的病毒,供抗原消灭。
⑩但人体的反击是需要时间准备的,病原体就会通过这样的时间间隙大肆入侵,占领人体!细菌感染一度成为人类最大的敌人。直到抗生素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才控制了细菌感染的爆发。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细胞的结构,进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但是,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因为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完全不同!我们总不能制造一种杀灭宿主细胞的“抗生素”。面对病毒,积极的治疗都是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去对抗。
(选自科学大院微信公众号2020年3月3日,有删改)
下列说法
A.
细菌是细胞,有细胞壁,DNA,细胞器,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不能自我复制。病毒和细菌相比,二者的大小相差约1000倍。
B.
致病菌入侵人体后可以寄生在正常细胞之间,夺取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打乱机体的生理平衡,甚至有些致病菌的体积能干扰和破坏机体细胞的功能,成为致病的因素。
C.
病毒需要通过感染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的遗传物质,然后释放出更多的子代病毒去感染其它的宿主细胞。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释放这几个步骤来完成。
D.
人类的免疫系统有自己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其中,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特殊免疫细胞的分析,人体产生可以特异性识别入侵物的抗体,让病原体黏连在一起不再具有入侵性。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
A.
选文首先从结构特点、形体大小、入侵增殖方式这几个方面说明细菌和病毒的差异,然后说明人类免疫系统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机制,最后说明运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治疗的不同效果。
B.
第③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细菌和病毒的形体都非常细小,突出细菌比病毒要小很多。
C.
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在范围上起到了限制作用,不排除有的细菌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D.
第⑤段“盯上”、第⑧段“巡逻”、第⑨段“杀手”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科学事理变得形象易懂,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选文,分析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链接材料:
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人类细菌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其作用可以是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等,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菌体肿胀、变形,最后裂解而死亡;有的抗生素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破坏细菌膜的结构,如多粘菌素等;有的抗生素还可以抑制细菌DNA复制,如放线菌素等;还有的抗生素可以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如四环素等。
题目解答
答案
- (1)C
- (2)B
- (3)
①抗生素会杀灭宿主细胞,对病毒是无效的;②抗生素会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很有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