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首页
/
生物
题目

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糖链。(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外被又称糖萼,它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2、名词解释(100分,每题5分)解析:空6.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怎样理解RNA在生命的起源与细胞起源中的地位。答案: (1)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三种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只有RNA既具有信息载体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推测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2)其他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质可能由RNA演化而来。 ①DNA双链比RNA单链稳定,而且DNA链中胸腺嘧啶代替了RNA链中的尿嘧啶,使之易于修复,因此进化过程中,DNA可能代替了RNA的部分遗传信息载体功能。 ②蛋白质具有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与构象的多变性,而且与RNA相比蛋白质能更为有效地催化多种生化反应,并提供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成分,因此进化过程中,蛋白质可能取代了绝大部分RNA酶的功能。 也正如上述的进化过程,生物大分子才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细胞,并产生复杂的生命个体。解析:空7. 细胞分裂间期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案: 与分裂期细胞的急剧而明显的形态变化相比,间期细胞的形态变化不明显,但其间进行着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 间期细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进行DNA的复制,其次就是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1)根据DNA的合成情况,又可把间期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其中G1期非常重要,G1期的限制点(R点)是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决定了细胞的3种不同命运: ①继续增殖细胞,细胞通过R点,连续进行增殖,始终保持旺盛的增殖活性,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水平高,对外界信号高度敏感,分化程度低,周期时间较为恒定; ②暂不增殖细胞,细胞长时间地停留在G1期,合成大量特异性的RNA和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分化。随后,代谢活性下降,处于细胞增殖的静止状态(G0期),但并没有丧失增殖的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被激活成增殖状态; ③不再增殖细胞,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始终停留在G1期,结构和功能上发生高度分化,直至衰老死亡。 (2)细胞越过R点以后,就加速合成DNA复制所必需的各种前体物质和酶,同时,DNA解旋酶和DNA合成启动因子也急剧增加,为进入S期DNA复制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点是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组成蛋白质的合成,通过DNA复制精确地将遗传物质传递给M期分裂的子细胞,保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此,S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G2期中加速合成RNA和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微管蛋白等有丝分裂器的组分。另外,细胞成分如磷脂的合成增加并进行能量ATP的积累,为有丝分裂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准备。总而言之,有丝分裂间期主要是细胞积累物质的生长过程,只有缓慢的体积增加,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其间进行着旺盛的细胞代谢反应,进行DNA的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有丝分裂作准备。解析:空8. 何谓受体?受体具有哪些基本特性?细胞表面的受体有哪几种类型?以cAMP信号途径为例阐述细胞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的机制。[山东大学2019研]答案: (1)受体是指能够识别和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主要是糖蛋白,少数是糖脂。 (2)受体的基本特性: ①饱和性: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的能力是有限的。 ②专一性: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③可逆性:受体与配体通常是以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的,因此配体与受体间的结合是可逆的。 (3)细胞表面的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和膜结合型信号分子。细胞表面受体三大家族包括: ①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既有信号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②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家族。 ③酶联受体:一种具有潜在酶活性;另一种本身不具酶活性,而内段与酶相联系。 (4)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外化学信号(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导致产生胞内信号(第二信使),从而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第二信使)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效应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其反应链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解析:空6、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 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配流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加上唾液酸残基,由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 CGNB. 反面膜囊和TGNC. 顺面膜囊D. 中间膜囊答案:B解析:在高尔基体发生的复杂的糖基化过程,其方向是由GN→TGN,因此最后一步反应最有可能发生在反面膜囊和TGN中。2. SARS病毒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 朊病毒B. 类病毒C. RNA病毒D. DNA病毒答案:C解析:项,常见的N病毒有痘病毒科的天花病毒。项,SRS属正链RN病毒,流感病毒属负链RN病毒,HIV属RN病毒中的反转录病毒。项,常见的类病毒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项,引起疯牛病、羊瘙痒病、人克雅氏症的病毒为朊病毒。3. 对于体外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决定其衰老的主要因素是( )。A. 细胞核B. 以上都不是C. 细胞质D. 细胞培养的外环境答案:A解析:Hayflick等的研究表明,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在细胞内部,而不在外部环境;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决定细胞衰老的表达。4. 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大细胞器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 溶酶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中心体答案:C解析:5. 中等纤维中的结蛋白主要存在于( )。A. 肌细胞B. 间质细胞C. 神经细胞D. 上皮细胞答案:A解析:中等纤维按其组织来源及免疫原性可分为5类,分别为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元纤维,神经胶质纤维。结蛋白纤维存在于肌细胞中。6.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A. 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质减少B. 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C. 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D. 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答案:D解析: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致使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②细胞色素颗粒沉积增多,如脂褐素在胞浆中沉积随老年化过程而增加,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更为明显。③细胞器的衰老变化: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衰老的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明显减弱,因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功能与囊泡运输功能下降;溶酶体酶活性降低;内质网数量减少。④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⑤化学组成与生化反应的改变: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下降;细胞内酶的活性与含量改变等。7. 观察GFP融合蛋白在活体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采用哪种显微镜技术最佳( )。A. 透射电镜B. 扫描电镜C. 普通光学显微镜D.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答案:D解析:两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不能观察活体细胞。项,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荧光。8. 由微管组成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 )。A. 桥粒与半桥粒B. 鞭毛C. 微绒毛D. 伪足答案:B解析:纤毛和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具有运动功能。纤毛和鞭毛的轴心有一束“9+2”排列的平行微管。9. 不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类型的受体是( )。A. TGF3受体B. EGF受体C. PDGF受体D. IGF1受体答案:A解析: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EGF受体、IGF1受体、NGF受体、FGF受体、VEGF受体、PGF受体。10. 前病毒是( )。A. 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B. RNA病毒C. 逆转录RNA病毒D. 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答案:D解析:逆转录病毒又称RN肿瘤病毒,其复制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核酸进入胞浆后,以RN为模板,合成N,转入细胞核内,整合成宿主N,成为前病毒。第二阶段,前病毒N转录病毒mRN,翻译病毒蛋白质。前病毒N还转录病毒RN,在胞浆内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11. 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蛋白分子是( )。A. Na+K+泵B. Na+通道蛋白C. Na+K+通道蛋白D. K+通道蛋白答案:A解析:Na+K+泵每消耗一分子TP泵出3个Na+泵进2个K+,从而维持了细胞内高钾低钠的细胞内环境。12. (多选)在线粒体蛋白转移到线粒体中起作用的有( )。A. PTS序列B. 分子伴侣C. 导肽D. ATP答案:B|C|D解析:TP提供能量,导肽引导肽链进入线粒体,分子伴侣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13. 转录因子同DNA结合主要是靠氨基酸同DNA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不包括下列哪种作用力( )。A. 范德华力B. 共价键C. 离子键D. 氢键答案:B解析:一般不形成共价键。14. 下列关于Na+K+ATPa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介导主动运输B. 介导Na+和K+的协同运输C. 能够创造跨膜动力势D. 是一种整合膜蛋白

细胞外被是指与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糖链。( )答案:正确解析:细胞外被又称糖萼,它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2、名词解释(100分,每题5分)解析:空6.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怎样理解RNA在生命的起源与细胞起源中的地位。答案: (1)生命是自我复制的体系。三种生物大分子(DNA、RNA、蛋白质),只有RNA既具有信息载体功能又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因此,推测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2)其他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质可能由RNA演化而来。 ①DNA双链比RNA单链稳定,而且DNA链中胸腺嘧啶代替了RNA链中的尿嘧啶,使之易于修复,因此进化过程中,DNA可能代替了RNA的部分遗传信息载体功能。 ②蛋白质具有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与构象的多变性,而且与RNA相比蛋白质能更为有效地催化多种生化反应,并提供更为复杂的细胞结构成分,因此进化过程中,蛋白质可能取代了绝大部分RNA酶的功能。 也正如上述的进化过程,生物大分子才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细胞,并产生复杂的生命个体。解析:空7. 细胞分裂间期有哪些主要特点?答案: 与分裂期细胞的急剧而明显的形态变化相比,间期细胞的形态变化不明显,但其间进行着比较复杂的化学变化。 间期细胞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进行DNA的复制,其次就是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1)根据DNA的合成情况,又可把间期分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其中G1期非常重要,G1期的限制点(R点)是控制细胞增殖的关键,决定了细胞的3种不同命运: ①继续增殖细胞,细胞通过R点,连续进行增殖,始终保持旺盛的增殖活性,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水平高,对外界信号高度敏感,分化程度低,周期时间较为恒定; ②暂不增殖细胞,细胞长时间地停留在G1期,合成大量特异性的RNA和蛋白质,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分化。随后,代谢活性下降,处于细胞增殖的静止状态(G0期),但并没有丧失增殖的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被激活成增殖状态; ③不再增殖细胞,细胞丧失了增殖能力,始终停留在G1期,结构和功能上发生高度分化,直至衰老死亡。 (2)细胞越过R点以后,就加速合成DNA复制所必需的各种前体物质和酶,同时,DNA解旋酶和DNA合成启动因子也急剧增加,为进入S期DNA复制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点是DNA复制和组蛋白、非组蛋白等染色体组成蛋白质的合成,通过DNA复制精确地将遗传物质传递给M期分裂的子细胞,保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因此,S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最关键的阶段。G2期中加速合成RNA和蛋白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合成有丝分裂因子和微管蛋白等有丝分裂器的组分。另外,细胞成分如磷脂的合成增加并进行能量ATP的积累,为有丝分裂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准备。总而言之,有丝分裂间期主要是细胞积累物质的生长过程,只有缓慢的体积增加,形态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其间进行着旺盛的细胞代谢反应,进行DNA的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有丝分裂作准备。解析:空8. 何谓受体?受体具有哪些基本特性?细胞表面的受体有哪几种类型?以cAMP信号途径为例阐述细胞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传递信号的机制。[山东大学2019研]答案: (1)受体是指能够识别和结合某种信号分子的大分子,主要是糖蛋白,少数是糖脂。 (2)受体的基本特性: ①饱和性:受体与其配体结合的能力是有限的。 ②专一性:受体与其配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③可逆性:受体与配体通常是以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的方式结合的,因此配体与受体间的结合是可逆的。 (3)细胞表面的受体主要识别和结合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分泌型信号分子和膜结合型信号分子。细胞表面受体三大家族包括: ①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既有信号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 ②G蛋白偶联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中最大家族。 ③酶联受体:一种具有潜在酶活性;另一种本身不具酶活性,而内段与酶相联系。 (4)cAMP是一种第二信使,外化学信号(第一信使)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导致产生胞内信号(第二信使),从而引发靶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cAMP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激素,第一信使)与相应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cAMP(第二信使)的水平变化而引起细胞反应的信号通路。腺苷酸环化酶(效应酶)调节胞内cAMP的水平,cAMP被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降解清除。其反应链为: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解析:空6、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 高尔基体中,寡糖链的合成与加工非常像一条装配流水线,N连接和O连接糖基化最后一步都是加上唾液酸残基,由此可推测催化唾液酸转移酶最有可能存在于高尔基体的( )。A. CGNB. 反面膜囊和TGNC. 顺面膜囊D. 中间膜囊答案:B解析:在高尔基体发生的复杂的糖基化过程,其方向是由GN→TGN,因此最后一步反应最有可能发生在反面膜囊和TGN中。2. SARS病毒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 朊病毒B. 类病毒C. RNA病毒D. DNA病毒答案:C解析:项,常见的N病毒有痘病毒科的天花病毒。项,SRS属正链RN病毒,流感病毒属负链RN病毒,HIV属RN病毒中的反转录病毒。项,常见的类病毒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项,引起疯牛病、羊瘙痒病、人克雅氏症的病毒为朊病毒。3. 对于体外培养的人二倍体细胞,决定其衰老的主要因素是( )。A. 细胞核B. 以上都不是C. 细胞质D. 细胞培养的外环境答案:A解析:Hayflick等的研究表明,决定细胞衰老的因素在细胞内部,而不在外部环境;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决定细胞衰老的表达。4. 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大细胞器是(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 溶酶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中心体答案:C解析:5. 中等纤维中的结蛋白主要存在于( )。A. 肌细胞B. 间质细胞C. 神经细胞D. 上皮细胞答案:A解析:中等纤维按其组织来源及免疫原性可分为5类,分别为角蛋白纤维,波形纤维,结蛋白纤维,神经元纤维,神经胶质纤维。结蛋白纤维存在于肌细胞中。6.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的是( )。A. 核明显变化为核固缩,常染色质减少B. 线粒体数目减少,核膜皱襞C. 原生质减少,细胞形状改变D. 脂褐素减少,细胞代谢能力下降答案:D解析: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致使细胞脱水收缩,体积变小。②细胞色素颗粒沉积增多,如脂褐素在胞浆中沉积随老年化过程而增加,如肝细胞、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积聚更为明显。③细胞器的衰老变化: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衰老的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流动性明显减弱,因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线粒体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功能与囊泡运输功能下降;溶酶体酶活性降低;内质网数量减少。④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固化,核膜内折。⑤化学组成与生化反应的改变: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下降;细胞内酶的活性与含量改变等。7. 观察GFP融合蛋白在活体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采用哪种显微镜技术最佳( )。A. 透射电镜B. 扫描电镜C. 普通光学显微镜D.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答案:D解析:两项,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不能观察活体细胞。项,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荧光。8. 由微管组成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 )。A. 桥粒与半桥粒B. 鞭毛C. 微绒毛D. 伪足答案:B解析:纤毛和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具有运动功能。纤毛和鞭毛的轴心有一束“9+2”排列的平行微管。9. 不属于蛋白酪氨酸激酶类型的受体是( )。A. TGF3受体B. EGF受体C. PDGF受体D. IGF1受体答案:A解析: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EGF受体、IGF1受体、NGF受体、FGF受体、VEGF受体、PGF受体。10. 前病毒是( )。A. 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B. RNA病毒C. 逆转录RNA病毒D. 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答案:D解析:逆转录病毒又称RN肿瘤病毒,其复制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核酸进入胞浆后,以RN为模板,合成N,转入细胞核内,整合成宿主N,成为前病毒。第二阶段,前病毒N转录病毒mRN,翻译病毒蛋白质。前病毒N还转录病毒RN,在胞浆内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11. 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蛋白分子是( )。A. Na+K+泵B. Na+通道蛋白C. Na+K+通道蛋白D. K+通道蛋白答案:A解析:Na+K+泵每消耗一分子TP泵出3个Na+泵进2个K+,从而维持了细胞内高钾低钠的细胞内环境。12. (多选)在线粒体蛋白转移到线粒体中起作用的有( )。A. PTS序列B. 分子伴侣C. 导肽D. ATP答案:B|C|D解析:TP提供能量,导肽引导肽链进入线粒体,分子伴侣协助新生肽链正确折叠。13. 转录因子同DNA结合主要是靠氨基酸同DNA各个部分相互作用,不包括下列哪种作用力( )。A. 范德华力B. 共价键C. 离子键D. 氢键答案:B解析:一般不形成共价键。14. 下列关于Na+K+ATPas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介导主动运输B. 介导Na+和K+的协同运输C. 能够创造跨膜动力势D. 是一种整合膜蛋白

题目解答

答案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 )。A. 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B. 观察活细胞C. 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D. 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答案:D解析:项,获得细胞不同切面的图像——激光共焦点扫描显微镜;项,观察活细胞——相差显微镜;项,定量分析细胞中的化学成分——显微分光光度计以及流式细胞仪等;项,观察细胞表面的立体形貌——扫描电镜。

相关问题

  • (2分)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体细胞中的DNA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B. 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C.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 碱基配对规律和DNA双螺旋结构是DNA复制的分子基础E. 转录时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 青春期生长突增是青少年快速增长到接近成人高度的一个阶段,它通常是青春期的标志。() A. 正确B. 错误

  • CD40L表达于B细胞,CD40表达于T细胞,构成B细胞活化的笫二信号。( )

  • 受精卵完成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A. 透明带消失B. 合体滋养层细胞形成C. 有足够的孕酮D. 雌激素分泌应充足E. 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

  • 34.判断题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A. 对B. 错

  • (1 分)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指A. 溶液 pH 值 7.0B. 氨基酸羧基和氨基均质子化时的溶液 pH 值C. 氨基酸水溶液本身的 pH 值D. 氨基酸净电荷等于零时的溶液 pH 值E. 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均呈解离状态时的溶液 pH 值参考

  • 乙酰CoA从线粒体进入细胞液的过程称为 A.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B. γ谷氨酰循环C. ACPD. CoriS循环E. 嘌呤核苷酸循环

  • 母乳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值为A. 6:1B. 5:1C. 7:1D. 4:1E. 8:1

  • [单选] 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 L链B. H链C. 二硫键数目D. 单体数E. 分子量大小

  • 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除了H₂O和CO₂外,还产生一些不能继续被分解利用的物质是A. 含磷化合物B. 含氯化合物C. 活性肽D. 含氮化合物E. 灰分

  • α-酮酸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有A. 生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B. 转变成糖和脂肪C. 氧化生成 CO_(2) 和水D. 合成必需氨基酸E. 合成尿素

  • B1细胞常识别TD-Ag,B2细胞则常识别TI-Ag。()A. 正确B. 错误

  • [单选] 全酶是指()。A. 结构完整无缺的酶B.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结合物C. 酶与抑制剂的复合物D. 酶与变构剂的复合物

  • 6.(2 分)下列关于维生素 D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代谢产物调节钙磷代谢B. 转化成胆汁酸排出体外C. 代谢产物可与核受体结合D. 作为辅酶参与糖有氧氧化E. 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

  • 下列氨基酸中含有苯环的必需氨基酸是·A. 谷氨酸·B. 组氨酸·C. 酪氨酸·D. 精氨酸·E. 苯丙氨酸

  • (2 分)在生理 pH 值时,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包括有A. 谷氨酸B. 精氨酸C. 天冬氨酸D. 赖氨酸E. 甘氨酸参考

  • Ig的两条重链可以同类,两条轻链可以同型或异型。( )

  • 三角肌分几束?() A. 2B. 1C. 3D. 4

  • 2017U2-146 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提呈抗原的免疫细胞是A. B淋巴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NK细胞D. 巨噬细胞E. T淋巴细胞

  • (1分)脂肪酸合成所需的乙酰CoA由 A. 胞浆直接提供 B. 线粒体直接提供 C. 线粒体合成,以乙酰CoA的形式转运到胞浆 D. 线粒体合成苹果酸,以苹果酸形式转运到胞浆 E. 线粒体合成柠檬酸,以柠檬酸形式转运到胞浆纠错得分: 0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观公园路10号3N2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