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所建立的科学基础是相对论 A. 对B. 错
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所建立的科学基础是相对论
- A. 对
- B. 错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科学基础的准确理解,以及相对论提出的时间与影响范围的掌握。
解题核心:明确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间范围及其科学基础,对比相对论提出的时间节点及应用领域,判断两者是否匹配。
关键点:
-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核心领域是电力、内燃机、化工等,其科学基础是19世纪的物理学成就(如电磁学、热力学)和化学理论。
- 相对论由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属于20世纪的科学理论,主要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如核能技术)的发展。
- 题干混淆了两次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需通过时间线和理论应用领域判断正误。
步骤解析:
-
明确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
第二次科技革命(约1870-1914年)的突破依赖于19世纪中后期的科学发现,如:- 电磁学(法拉第、麦克斯韦)→ 电力技术发展
- 热力学(卡诺、开尔文)→ 内燃机改进
- 化学周期表(门捷列夫)→ 新材料研发
-
分析相对论的提出时间与影响
- 狭义相对论(1905年)和广义相对论(1915年)均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尾声提出。
- 相对论对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中叶起)影响深远,如核能利用(质能方程 $E=mc^2$)、宇宙探索等。
-
对比题干逻辑
题干将相对论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科学基础,但时间线与实际不符,且相对论的应用领域(如核技术)属于后续阶段。因此题干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