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局部除极化电位B. 具有“全或无”性质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是局部除极化电位
- B. 具有“全或无”性质
- 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 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 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步骤 1:理解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定义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指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它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步骤 2:分析选项
A. 是局部除极化电位:错误,IPSP是局部超极化电位,不是除极化电位。
B. 具有“全或无”性质:错误,IPSP是局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因此不具有“全或无”性质。
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正确,IPSP是局部超极化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错误,IPSP是由突触后膜对特定离子(如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而不是由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错误,IPSP是由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而不是钠离子。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指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它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从而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步骤 2:分析选项
A. 是局部除极化电位:错误,IPSP是局部超极化电位,不是除极化电位。
B. 具有“全或无”性质:错误,IPSP是局部电位,不是动作电位,因此不具有“全或无”性质。
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正确,IPSP是局部超极化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错误,IPSP是由突触后膜对特定离子(如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而不是由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错误,IPSP是由突触后膜对氯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而不是钠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