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如果两平面反射镜:M 1和M 2之间的距离改变了dfrac (7A)(2),则干涉条纹随之移动〔〕A.1级;B.3级;C.5级;D.7级.
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如果两平面反射镜:M 1和M 2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则干涉条纹随之移动〔〕
A.1级;
B.3级;
C.5级;
D.7级.
题目解答
答案
解: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中,条纹移动的级数与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有关。
根据公式:
其中表示条纹移动的级数,
表示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
为光的波长。
已知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即。
则条纹移动的级数
所以干涉条纹随之移动 7 级,答案选D
解析
步骤 1: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和干涉条纹移动的精密仪器。当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干涉条纹会随之移动。
步骤 2:应用干涉条纹移动的公式
干涉条纹移动的级数与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有关。根据公式:
$$\Delta N = \frac{2\Delta d}{\lambda}$$
其中,$\Delta N$表示条纹移动的级数,$\Delta d$表示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lambda$为光的波长。
步骤 3:代入已知条件计算
已知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改变了$\frac{7\lambda}{2}$,即$\Delta d = \frac{7\lambda}{2}$。代入公式计算:
$$\Delta N = \frac{2 \times \frac{7\lambda}{2}}{\lambda} = 7$$
迈克耳孙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和干涉条纹移动的精密仪器。当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干涉条纹会随之移动。
步骤 2:应用干涉条纹移动的公式
干涉条纹移动的级数与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有关。根据公式:
$$\Delta N = \frac{2\Delta d}{\lambda}$$
其中,$\Delta N$表示条纹移动的级数,$\Delta d$表示两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改变量,$\lambda$为光的波长。
步骤 3:代入已知条件计算
已知两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改变了$\frac{7\lambda}{2}$,即$\Delta d = \frac{7\lambda}{2}$。代入公式计算:
$$\Delta N = \frac{2 \times \frac{7\lambda}{2}}{\lambda} = 7$$